禅心观天下

2021年11月20日星期六

如何自察及警觉被别人看似慈善或好意的行为进行勒索

 

作者:许道清 (Tao-Qing Hsu)

 

在学佛的过程中,第一功课就是学习慈悲、智慧与布施。对于初学者来说,慈悲与智慧往往从慈善的布施行为开始。布施就是无条件给予的意思。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无条件。无条件也包含没有期待对方回馈的意思。

 

慈悲智慧的基础在于「三轮体空」


在佛陀的教法中,布施行为必须基于慈悲与智慧,这个慈悲智慧的基础在于「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有几种含意:

 

第一:即了解,布施的人(施者)、接受布施的人(受者),以及所施的物品(),这三者,合称三轮。这三者皆是由因由缘而来。有因有缘才构成这三者的结合。当无因无缘的时候,这三者就不会成立。因此说其本质是空,即体性是空。所以,在实作布施的行为,必须练习将这三者观空、化空。同样地,如果我们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我们也应当这样修行练习。

 

第二:一位学佛者,当深入了解「三轮体空」的含意,于观空化空这三轮之后、能够不执着于,也就是内心不挂碍于,布施的人(施者)、接受布施的人(受者),以及所施的物品(),这三者。秉持这样的深意修行布施,作为一位修行学佛之人,才能无条件地,无期待地,修行布施的行为。我们的心中才不会在意别人是否欠我们甚么,是否需要偿还我们甚么。我们的内心也不会惦记物品的贵重。当我们内心空无一物,内心就没有任何的罣碍,就不会莫名地生起烦恼。我们自然就不会无知地去对别人情感勒索,或不识相地去向别人讨人情。

 

当对方无条件布施于我,我当无条件接受,并将这份感恩之心,无条件地回馈报恩于广大众生,将之升华于无形。


同样地,如果我们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我们也做这样的观空修行,将此三者化空,我们就不会挂碍于「我欠着别人这件事」或「我欠人家多少人情」,内心才不会因此纠结,受到束缚,而能够避免人家暗黑恶意的情绪或道德的勒索行为。当我们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在修行「三轮体空」,并不表示我们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表示我们就不知感恩回馈。而是在基于智慧与慈悲的理性基础上,我们明辨是非。当对方无条件布施于我,我当无条件接受,并将这份感恩之心,无条件地回馈报恩于广大众生,将之升华于无形。基于慈悲与智慧,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避免心胸狭隘计较之人所作的勒索行为。

 

第三:「三轮体空」的广义,更包含「无欲」、「无求」、「无作意」、「无私」、「无思」、「无念」。也就是「缘起性空」、「随缘广施」。修行学佛进入这样的境界,自然能够体会佛教修行之美,即心解脱之无上意。这就是我们修行学佛透过「布施」而做的深刻的实践。

 

以上是作为一位修行学佛之人所必须做的修行与观修。这是在要求自己,而不是在要求别人。我们无法要求一位没有修行学佛的人去理解及实践「三轮体空」。


换句话说,我们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内心和行为。

 

心机深沉的人懂得运用手段进行勒索


当然,对多数的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并不清楚佛教布施的深意。当他们有着深沉的心机,他们却懂得如何运用社会交际技巧,看似善意地给予对方一些好处,例如,请对方吃饭、赠与一些物品、看似善意的关怀,看似处处为对方着想,藉此将对方套入陷阱之中,再以情感或道德向对方进行勒索,以达到其自身想要达到的利益的目标。他们深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道理。意思就是说,当这个人吃了他人给的东西,拿了他人给的东西,这个人就不好意思拒绝他人的要求。这成了这些心机深沉的人的手段,以看似好意的慈善或布施的行为来向他人索取更庞大的利益。也就是说,这些心机深沉的人懂得运用这种手段,请对方吃饭或让对方收受赠礼后,让对方因此感到欠了人家的人情,而难以拒绝人家的要求。

 

恣意利用布施的行为作为手段是在自造罪业


对于一般社会大众,或是对修行学佛一知半解的人,他们没有深修佛教布施「三轮体空」的涵义。他们就有可能错误解读布施的意涵,而恣意利用布施的行为作为手段,并错用布施的行为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换句话说,这些人是以有条件为前提,有期待利益回馈的意念心在进行看似慷慨布施的行为。并且,在他们心中算计着如何以最小的开支来获取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利益回馈。一旦,现实的利益回馈并没有达到他们内心所盘算及设定的利益回馈的目标,他们邪恶的本质就显露出来,并会因此恼羞成怒,甚至做出伤害对方的行为。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内心自我纠结、自我受困及自我束缚的情结。这种自以为是的聪明的行为,事实上,在明白智慧的修行人来看,这不是一种聪慧的行为,反而是一种自私的行为,甚至是相当愚蠢的行为,这其实是在自造罪业,而他们自己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话说有一则新闻报导,一位已在某企业当高阶经理的男士,我们暂且以A称呼他,他图谋国家体制内公务机构的高阶管理研发主管,这职位能让他的名望和薪资更上一层楼,但是,他个人的专业背景不足,因此,他希望透过决定这职位人选的相关专业审核人员的推荐以获取这个高阶职位。于是,这位男士A,他找到两位相关的决策核心的审核人员。这位男士A刻意隐藏自己的意图并很客气地向对方提出饭局的邀约。这两位一男一女,我们暂且以代号BC称呼他们,他们没有联想到其他意图,于是就答应赴约。饭局结束后,这位男士A提出他的意图,他希望对方能够保证推荐他获得这高位,然而,他却被B拒绝了。这位男士A恼羞成怒,他竟当场爆打BC。最后,这位男士A不但其意图没有达成,还被BC控告伤害他人。

 

佛教中布施得善报不是人为动心机、动心念刻意求来的,也不是人为盘算来的


佛教中布施得善报,得到回馈,这有有形的回报,即财富;有无形的回报,即智慧。这种福报不是人为动心机、动心念刻意求来的,也不是人为盘算来的,而是自然而然,机缘到了,这个善报因缘就自然呈现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努力,它就会自然发生,而是我们仍然必须在我们个人的道德修持及世间专业领域积极进修及实践。这是一种自我要求,而不是向外攀缘的现象。

 

俗称「搏感情」(意思是尽最大的努力,获得友谊),是一种人际交往技巧,却往往被有心机的人错用。


可惜,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却用尽心机,处心积虑,谋算以小搏大,透过施与对方小恩小惠(送礼),而图谋更大的利益回报。这种有心机的深沉图谋,许多人会在官场上、商场上、职场上或一般人际关系上运用。俗称「搏感情」(意思是尽最大的努力,获得友谊),是一种人际交往技巧,却往往被有心机的人错用。或许,有些憨厚的人碍于陌生的情面,可能会买单,让这些有心机的人达到目的。但是,如果将这种手段错误地运用在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上,或有交情的朋友上,最后都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疏离,甚至从此不相往来。人家看清楚这种人的真实面目,怎么可能再跟这种人交往?如果是您,您愿意跟这种心机深沉的人再继续交往吗?

 

您知道吗?这种俗称「搏感情」的手法,在官场上,在商场上、在职场上,在一般人际交往上,错误运用后,最后都搏到哪里去?都搏到犯罪去了。就是这位心机暗沉的人拖着一群人犯罪进牢里去了。这种往往障碍于人际交往情面而不辨是非,在的情况下,最后就构成一种集体犯罪行为。这在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相关的社会新闻报导。


交往的基础是基于平等的原则。

 

一般人际交往技巧是基于平等互惠的原则,礼尚往来。这个交往的基础是基于平等的原则。透过平等互惠的交流,不但达到彼此相互了解,减少彼此误会,也达到彼此相互协助、相互提升知识与智能,让彼此的关系和谐,彼此的个人能力及生活经济水平都能相对提升,达到彼此正面性的、积极性的互助互利的对等的效果。

 

可惜,对于一位心机深沉的人,他们会误解并且误用人际关系技巧的平等互惠原则。他们以为自己在运用人际关系技巧的平等互惠原则,其实自己内心已经参杂了许多不单纯的动机和意念,并且已经存在自私利己,且存有对他人不平等的利益要求。他们看似善意的慷慨,看似惠他的举动,其实带有深沉谋算的利己动机,最终的目的其实是损害别人的利益,以求自己获得巨大的利益。这其中的彼此关系,看似互惠,其实已经存在严重不对等的关系。可惜这位被心机深沉所操纵的人,当下却不明白这一点。而這位心機深沉的操縱人當然不會清楚認知平等互惠原則。

 

对于任何心机的行为,以求自私自利的行为,我们应当避免,以免自造罪业,伤害自己和他人。


作为一位修行者,当对以上所提及的一切觉察和警惕。如果修行者以单纯的心态修行学佛,并以「三轮体空」的涵义看待这些心机深沉的人的布施,就容易让自己步入这些心机深沉的人所设下的陷阱之中并因此被勒索和陷害。话说有一位知名的人出家学佛,当她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她自己开设佛教道场。她有一位女弟子经常布施金钱供养道场和这位法师,并且很热心地说出要捐出多少钱帮忙这位女法师成就广大的佛教道场。但是,这位女弟子说她需要使用她公公的土地向银行借钱,并且需要这位出家女师帮忙,当保证人并签立本票。这位出家女师基于与这位女弟子的熟识交情,不疑有,就信任这位女弟子。这位出家女师就当保证人并签立本票。结果这位女弟子竟然跳票逃跑,导致这位出家女师背负庞大的债务。我观这位出家女师的原始动机是单纯地想要弘法利生,成就佛教道场。可惜她却被这位心机深沉的女弟子所设计陷害。当然,最后这位慈悲的法师为了避免她这位女弟子再去设计陷害其他法师,因此,痛下决心对这位女弟子向法院提起告诉。

 

当然,无论您是不是一位修行者,都要对此有所觉察和警惕,避免掉入别人所设的陷阱而被勒索。更要警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任何心机的行为,以求自私自利的行为,我们应当避免,以免自造罪业,伤害自己和他人。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