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22年10月31日星期一

第41章:正直真诚的心出离于欲望。

 佛说四十二章经    (  41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1章:正直真诚的心出离于欲望。

佛陀说:那些实行道的人就像牛载重物。 当牠走在深泥里时,牠累得不敢四处张望当牠脱离泥沼时,牠就可以休息了。 沙门应该觉察到情感和欲望更多于烂泥。 以正直真诚的心去思考道,可以避免痛苦。

 

什么是修道?

 

什么是修道?总而言之,就是修正我们的思想使其清净,修正我们的心使其真诚、平和、稳定。同时,在空性的基础上,让我们的心保持在寂静和平等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无需任何期待,我们的自然智慧就会被激发和发挥作用,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解除我们的生死之苦。同时,它推动我们的命运一帆风顺。这就是善缘。这是佛教的根本目的。其他的则是采用不同方式的方法,以达到上述目的。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佛教的根本目的,而这个人总是固守佛教的方法和任何表达、词汇、词句,那么这个人就很难见佛性。同时,也为这个人达到上述基本目的增加了很多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学佛对这个学习者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 一般来说,这种人会固守个人观念,用自以为是的思想去处理任何事情。 那么,这样的情况,就会让这个人陷入这个人制造的问题之中。这就是所谓个人的忧虑和负担,是今生的生死轮回。这也是恶因,是生死苦的根源之一。

 

任何帮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就像一艘载我们渡过生死痛苦之河的船。

 

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佛教中学习如何过上稳定、轻松、平静和富裕的生活。任何帮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就像一艘载我们渡过生死痛苦之河的船。到了智慧的彼岸,此时此刻,我们还需要那艘船吗?不,我们不再需要这艘船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下方法,当我们达到生活的目的时,我们从佛教中学到了东西。如果我们已经到了智慧的彼岸,还背负着这艘船,那它绝对会成为我们人生的重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放手。所以,我们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分辨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方法。寂静和空性的涅盘不是我们死后的状态。通过努力学习佛法,我们可以在现在的生活中达到涅盘。

 

很多人不懂佛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佛法中的复杂难懂的方法,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清净境界。读佛经,思考佛所说的意思,佛教师父(上师)所说的,是学佛的基本方法。这是为了帮助我们进入我们心中的清净境界。当我们能够吸收佛陀所教的意义和佛教师父(上师)所教的解释时,我们就有可能消化这些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智慧。

 

学佛的基本态度也很重要。学佛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真心,是诚挚的心,是正直的心,是诚实坦诚的心。那不是伪装的心,也不是狡猾的心。当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去学佛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真心,看到真实的自己,清净清静。它有什么意义?它使我们在受启发的自然智慧上平静而无畏地生活。

 

什么是用我们自己的真心?

 

首先,在我们做任何事或面对任何人时,我们的心中,对任何事或任何人,包括佛、众生()、我,都没有幻想的期待。

 

第二,不与佛、菩萨、上师谈判,以求得世间利益。就是不能用交换利益的心或有条件的心去学佛。

 

第三,不要用不稳定的情绪和心态来学佛。那是因为不稳定的情绪和心态是从得失之心产生的。

 

第四,心中对任何事物或任何人都没有色情的感觉、欲望、爱欲。

 

总之,我们自己的真心也是正念。那是我们的第一个纯粹的想法留在现在,没有第二个分心的想法。也就是所谓念头此刻生起,瞬间灭去。同时,每一个连续的念头都保持纯净。即所谓一念无恶(念念无邪见)

 

无论我们的意念清净与否,一切佛菩萨都能觉察。当我们用诚心学佛时,一切佛菩萨都乐于助我们过上好日子,与他们同在。就是说,我们能否成佛,不仅要靠自己的真诚力量去学佛,更要靠诸佛菩萨的慈悲力量。

 

修道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把世间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改正,成为正直的思想和真诚的心。

 

初学者学佛,很难用真心去学佛。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受到世俗环境和观念的严重影响,从而形成了他们的世俗观念和行为。修道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把世间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改正,成为正直的思想和真诚的心。

 

例如,谈判的技巧是世俗的思想和世俗的行为。它被认为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是我们在世俗生活中应该学习的,如果我们想在国内或国际社会中生存下去。但是,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技术和思想来学佛,那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严重的障碍。那是因为有条件、有意图或有恶意的谈判技巧中包含了心机。用心机学佛是大错特错。

 

不要用世俗的思想或行为来学佛,并不意味着在我们的世俗生活中放弃它,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情况。比如刀,我们可以选择不用它,也可以选择把它当做医用手术刀的工具来拯救任何生命。一件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用。当我们以正义和积极的方式使用它时,就会有正义和积极的发展。用不用,怎么用,是我们可以做决定的。所以我说学佛要有自己的思维逻辑。

 

以清净的心帮助他人,这才是佛教的正确态度。

 

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接受了佛陀的教义,即行善必有善报。有的初学者乐于用自己所想的正道做好事,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无法接受佛陀或上师的任何深奥教导。那是因为他们执着于世间的善报,希望得到佛陀、菩萨或上师的加持。这种人占佛教徒的大多数。如果他们在学佛方面不能提升自己,他们将永远停留在这种幻想中,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学佛的初学者,不是真心的。那是因为它在内心中存在着隐藏在慈善表面之下的条件和利益交换。它不违反任何法律。这只是心态。但是,如果他们想学佛,他们的错误就偏离了我们上面所说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好行为,比如救灾、帮助弱势群体脱贫。他们所做的好事,为国内外社会做出了贡献,为社会所熟知。基本上,他们也听从佛陀的教诲。这是佛陀所鼓励的。

 

佛陀鼓励所有的人做善人,无条件地做善事,不求他人回报。在这一点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所以,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有希望别人报答的心,那就不是清心了。受帮助方是否偿还,由他们决定。帮助的人不能强迫别人以任何意愿或技术来偿还。以清净的心帮助他人,这才是佛教的正确态度。

                                                                                                  

跳出期待别人回报的框架,停止心机的心态,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层次,真正让我们以无条件的诚恳的心去学佛。

 

对于世俗的世界来说,任何好的行为都是被人类认可的。基本上,上面提到的初学者不会做任何邪恶或非法的事情。他们是好人。这就是为什么它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我们想提升自己,进一步学佛,就必须跳出期待别人报答的框架,停止心机,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层次,真正让我们用无条件的真诚的心学佛。我的意思不是放弃做任何好事,而是停止对任何人回报的任何不切实际的期望。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学佛的境界。因此,树立健康的学佛心态非常重要。

 

生活中的烦恼和负担就像泥巴,也像牛驮上的重物。

 

佛曰:“行道者,如牛驮重物。”然而,作为人类,生活的艰辛,个人无尽的欲望和情欲,使大多数人被外界许多顽固和荒谬的想法所左右,陷入生死痛苦的恶循环。这种情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复杂的想法,甚至是心机和邪恶的想法,使我们在生活中遭受了很多的烦恼和负担。所有这些可怕的情况,就像让我们陷入泥潭并被困住在烂泥中,也像让我们背负重担的重物。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有很多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恐慌和不安。如果我们想摆脱所有这些可怕的事情,这对我们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佛陀说:“行道者,如牛驮重物”。

 

沙门,佛教僧侣,只是一种表象和个人誓言。不管我们是不是沙门,当我们决定摆脱这些烦恼和负担时,我们就开始修道了。修道并不是佛教专属的。在印度和中国的古代,在没有佛教这样的词汇和事物的时候,有智者独立思考修道。在印度和中国的历史上,只要有修道的记载,就有这样的文化。当我们向任何宗教学习时,我们最好了解历史和思维逻辑。 这将帮助我们避免任何盲目的信仰。

 

佛教不教你去解决任何流动现象的表面问题,而是要了解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的根本原因。

 

不管我们是谁,心里都有很多的牵挂和负担。区别在于细节和事件。因为每个人的因缘、境遇也不一样。总之,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决定修道的时候,可能会经历什么,可能需要去除什么障碍,情况难不难,这也是不同的。 所以修道是个人的事。我们没有必要产生比较心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我们的思想或我们的内心消除障碍,而不是从其他人心中消除障碍。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为了激发我们的自然智慧,使我们从生死之苦中解脱出来。 没有必要拘泥于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外表的任何变化,也不必纠结于我们环境中任何现象的任何流动。如果我们纠缠于任何现象的任何流动,它会增加我们的痛苦。 只有找到根本原因,一步一步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生活中任何问题的好方法。所以佛教不教你去解决任何流动现象的表面问题,而是去理解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修道的人,专注于生死之本,知真我,悟真智。

 

佛说:“走在深泥里,累得不敢四处张望。”是指那些用正直的心去学习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并在现实生活中修道行道的人,他们专注于如何消除生死之苦,如何消除当下的烦恼和负担。他们就像背负重物的公牛,行走在深深的泥泞中,奋力前行,摆脱困境。为了一心一意到达平坦广阔的草地——达到解脱生死之苦的目的,牛都累得不敢四处张望。就是那些修道的人,不去关注、不执着于环境中的现象流转,不被任何变化所影响,而是专注于根本的问题。在生死中,认识真实的自我,在真实的智慧中开悟。

 

当我们达到解脱和智慧的彼岸时,我们就可以从修道中休息了。

 

佛说:“当牠脱离泥沼时,牠就可以休息了。” 就是说,当我们修道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以下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修道中得到休息了。 即如下:

 

 

首先,我们彻底了解了因果关系的原理。

 

其次,我们已经彻底忏悔了前世和今生自我所犯的错误。

 

第三,我们不再犯任何错误。

 

第四,我们完全知道了心的本源。

 

第五,我们看到了自性,看到了真实的自我,最终自证了道果,即自证了自然智慧。

 

第六,我们放下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负担,从生死之苦中自我解脱。

 

第七,我们解决了生死的基本问题。

 

更深层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在佛陀教义中所说的六度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中,不断修行并使其进步。这个六度波罗蜜就像一艘船,载着我们从苦海到解脱海。当我们还没有到达解脱与智慧的彼岸,也就是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候,我们不能安息,也不能放下六度波罗蜜。当我们成佛时,我们可以根据佛性,以方便的方式,自由地运用六度波罗蜜,来救度一切众生。

 

情感和欲望是相互影响的。

 

佛陀说:沙门应觉知情欲多于泥土。 这是佛陀对沙门的诚实和良好的建议。虽然我们不是沙门,但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

 

情感和欲望多于泥泞。意思是情感、情绪和欲望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烦恼和负担,使我们陷入困境,从而增加我们在生死中的痛苦。情感和欲望是相伴的。两者都会相互影响。欲望越多,情绪就越不稳定。浮动的情绪会导致对某事或某人的渴望。当某事或某人无法满足我们内心的渴望时,我们会变得情绪化,例如愤怒、焦虑或失望。然后,我们的痛苦就生起。

 

欲望越多,就会导致严重的情绪和情绪障碍,例如对金钱或其他事物的焦虑。严重的情绪和情绪障碍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家人。最后,两人都在受苦。不幸的是,他们俩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认为这是个性和生活习惯。 处于这种情况的人不一定知道他们的问题。那是因为他们也以正常的方式工作和结婚,从朋友和亲戚的角度来看似乎过着正常的生活。如果当事人和家属对这种情况没有任何警觉,就会陷入生死之苦的邪恶轮回。他们没有摆脱这种痛苦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夫妻吵架的新闻。

 

沉溺于色欲,过多的情感和情欲,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都是非常有害的。

 

有的佛教僧侣认为,情感与欲望合二为一。 那是因为沙门不能娶妻,不能有色欲的生活。因此,对于沙门来说,断除色欲、色情和任何欲望,对于学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佛陀所说的42章中有很多章都提到了断除色欲、色情和欲望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也解释了很多。

 

如果我们不是沙门、和尚或尼姑,我们不需要在正常的性行为中自我克制。但是,如果我们是明智的,我们必须知道,沉迷于色欲,过多的色情感觉和欲望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是非常有害的。它甚至对我们的家人有害。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和新闻中观察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最好知道如何避免沉迷于色欲、色情的感觉和欲望。你知道怎么做吗?静下心来深思佛陀的教法,有助于我们避免外在贪欲的诱惑,或内心贪欲的无明冲动。当我们的心被训练为稳定时,我们浮躁的心就停止了,这意味着我们不会被任何情感、情绪和欲望所左右。只有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和家人。同时,我们也没有心机之心,没有色欲,也不设圈套陷害他人,或利用他人害人害己。当我们有这样的知识和训练,我们观察我们的朋友和亲戚的行为,以及任何新闻事件,我们就会明白任何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其他的只是不同的现象和现象的流动和变化。

 

情欲、色情和欲望是人类所有痛苦的根源。如何认识它,如何控制它,如何应对它,是学佛的重要课题。要想解决生死苦的问题,解决这个大问题,就是学佛的大事。即使你没心思学佛,但知道这个问题对你的生活也很有帮助。

 

佛陀解释了很多如何修行六度波罗蜜。六度波罗蜜是对付贪欲的主要方法。即六度波罗蜜是根除我们生死苦根的主要方法。当我们读了很多佛经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点。

 

六度波罗蜜是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行为来解脱我们在生死中的痛苦。

 

佛说:“以正直真诚的心去思考道,可以避免痛苦。”就是说,我们应该用诚实的心去思考六度波罗蜜,去实践六度波罗蜜。因此,它可以使我们避免痛苦。在上述的许多章节中,我们已经对六度波罗蜜进行了很多解释。这值得我们用诚实的心去思考和实践。一些没有智能的人使用药物、酒精、吃很多食物或渴望某人或某物来减轻他们的痛苦。这是使用不当外力的行为。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它会增加我们的痛苦。

 

六度波罗蜜是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行为来解脱我们在生死中的痛苦。 如果我们想学佛,那就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应该做的。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有一颗正直真诚的心是很重要的。什么是正直真诚的心?就是远离色欲、情欲和欲望。不管我们是否学佛,把它放在心里,都会增加我们一生的幸福和财富。那是因为生命本身就是道。道不会离开我们的生活。如果道离开了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思道、行道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2022年10月12日星期三

第40章:将道的实践融入心中。

佛说四十二章经    (  40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四十章:将道的实践融入心中。

佛陀说:「沙门实行道(修道),他不像磨牛虽然身体实行道(修道),但心灵之道并没有实行(修行) 如果心灵的道能被实行(如果能够修行心灵的道),怎么有必要实行道(怎么有必要执着外在形式的修道)?」

 

 

当我们学习一些东西的时候,做一个积极有创造力的人,不要做一个消极固执的人。

 

两千年前,人类使用石磨来研磨谷物。石磨太重了,无法被人类推动。因此,人类想到了一种让牛推石磨的方法。为了让牛向前推动石磨,人类在牛前面挂了一堆草,为了吃草,牛本能地向前走。通过牛的力量,石磨移动了,因此开始研磨谷物。牛每天都推石磨,并每天围绕石头转圈。如果牛没有移动,主人甚至用绳子鞭打它。牛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推石磨。我们称其为磨牛。

 

磨牛每天所做的是一种惯常的、固定的做事方式,它给人的印象是被动的、无知的、愚蠢的、鲁莽的、固执的。它的心是暗淡的。在磨牛愿意移动之前,必须有一个激励。尽管磨牛的身体在例行推磨,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它是徒劳的,没有明确的目标。

 

沙门是佛教僧侣。佛陀说,沙门修道的人,不要像磨牛一样,只知道用被动的心例行性地做事,却没有良善的意图及美德的心。所以佛陀说:“身虽修道,心道不修。”虽然我们不是沙门,但也提醒我们在修行学佛的时候要做一个积极的、有创造力的人,不要做一个消极、鲁莽的人。

 

藉由形体及情境修道(实践道行)是为了修行心道(实践心道)

 

作为和尚(或尼姑),无论是资浅者还是资深者,为了学佛、以及如何实践佛道,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在僧团里都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同时,也有许多生活琐事的例行工作。

 

例如,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分配做饭或在厨房工作,或打扫厕所,或打扫佛堂或庭院,等等。 就是要在僧团(佛教团体)里共同努力,才能把僧团(佛教团体)办好。在这个群体中,他们无法选择工作,也无法对任何工作产生好恶之心。因为这群人的地方是学道(佛道)的地方,不是做生意的地方。

 

僧人(或尼姑)除了日常的生活琐事外,还要遵守戒律、念经、念佛名号、顶礼拜佛、忏悔自己的过失,或为自己和众生祈福,并在固定的时间打坐。此外,他们还必须参加佛教课程,以便聆听佛教大师或高级佛教教授的佛法教导。他们每天也例行地做这些事情。

 

如果和尚(或尼姑)不明白做这些事的意义,虽然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他们看起来就像是磨牛,拉着石磨,磨破了牛的身形。当他们不能主动做任何事情时,就会感到疲倦和无聊,认为修道(佛道)没有意义。

 

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可以启发我们。在一个僧团(佛教团体)里,有一个小沙弥,他决定修道听从佛陀的教诲,并被指派在院子里扫地。地上有很多落叶。小沙弥总是抱怨每天落叶不绝,师父为什么要让他承担这么重的工作。许多年过去了,小沙弥已经长成了一个年轻人。

 

有一天,他在扫地时仍在抱怨。师父散步到他旁边,看着他抱怨。师父问他:「你已经扫地扫了很多年了。您是否从心地扫出“垃圾”?」 然后,师父怜悯笑了笑,走开了。这位年轻人感到困惑,并开始思考心地上的“垃圾”,以及为什么必须将“垃圾”从心地上扫出。然后,这个年轻人每天都在扫地时考虑这个问题。

 

又一日,有一位资深的学长走到青年身旁,看见他在一棵树下休息。学长责备他说:「懒鬼! 你怎么敢偷懒。为什么不赶紧把地板扫干净?」青年对这种责备不悦,突然想要离开这群人。过了一会,师父来到身边,看到了扫地时焦急不安的青年。师父劝他说:「何不把心中的烦恼“扫除”呢?」说完,师父看了他一眼,慈眉善目地走了。青年似乎突然有了灵感,心情大好,开始勤奋地扫地。

 

您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吗?您是否每天都从心地上扫出“垃圾”?我们心中的“垃圾”是什么?如何在我们心中定义“垃圾”?总而言之,这意味着所有不愉快的事物或所有因我们的渴望、爱、贪婪、仇恨或愚蠢的痴迷而产生的烦恼。

 

通过形式和情境磨练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变得善良和有德行

 

所有这些在佛教团体中的例行工作都是情境,也是某种形式。由于这些形式和情况是暂时的,这些事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式和情况来磨练我们的心,使我们变得善良和有德行。那就是修心道,就是走在善心的道上。 这是学佛最直接、最简单的意思。

 

延伸上面所说的意思,无论我们处于什么位置,做什么工作,最重要的是修行心道。那就是修心之道,胜过做任何事,做任何形式的道。

 

换句话说,无论我们是员工还是老板,无论我们是学者还是企业家,无论我们是任何宗教的初级或高级学习者,我们所做的都是任何事情或情况的表面变化。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受到这些事物变化或世俗工作的启发。这是反映心道。所以,体现心道,并不局限于学佛的形式,而是可以在世间各行各业,甚至在各种宗教中表现出来。

 

「修心道」是什么意思?

 

它在佛教中对修行心道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意义。修心道是什么意思?总而言之,就是智慧,有浅智慧和深智慧之分。

 

学道行道,都靠心。心道不修,学道行道,无依无靠。

 

佛说:“心道修行,何必修道?”意思是,如果自性的智慧自然流淌、实践、运作,那么修道中的任何明显的仪式、形式或情境都是不必要的。这就是为什么除了整个佛陀的教义之外,还有禅宗是从佛陀传下来的教外别传。禅完全摒弃了佛教中的常规教条,直接表明了心性。也就是说,禅宗重在修行心道,不在乎任何仪式和形式,但并不意味着不尊重自己和他人。

 

普通人修炼心道,实属不易。所以,既要修行礼仪形式之道,又要同时修行心道,这都是必须的。高年级的弟子,只要受到启发,达到一定的佛法境界,就可以抛开任何仪式和形式,单独修行心道。

 

关于修行心道,在佛陀所说的四十二章经中也有很多提及。总之,修行心道,是佛法的重点和亮点。那这是什么?就是让心保持清净平等清晰()的状态,让自性的自然智慧自然流露。佛陀坐禅,在菩提树下开悟,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心之道活泼、灵活、有创意                 

 

也就是说,我们虚妄的想法和对任何事物的执着都是激发我们自然智慧的障碍。 换句话说,我们的妄想和执着,是阻碍或限制我们的善行,导致我们的挫折和厄运。所以佛陀通过修行佛道教给我们无念无欲无为的概念,真正使我们的心安定,使我们无所求,不让我们做错事去伤害自己和他人。这就是修行心道的本质:活泼、灵活、有创意。

 

不学道、不修道的人,很容易产生虚妄的期待,并执着于任何许愿的东西,这使他们忧虑得失。这种情况使他们心神不安,思维受限,对挫折和失败有敏锐的感觉。当他们所依恋的期望落空时,很容易导致他们对人和事产生仇恨并因此去伤害自己和他人。

 

追求个人大梦与佛法相冲突吗?

 

摒弃妄想和执着的观念,似乎与勇敢追逐伟大梦想的方向相反。美国梦使美国变得伟大。个人伟大的梦想使个人伟大。过去,我经常看美国电影。美国电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强调和鼓励人类勇敢地追逐个人的伟大梦想,让人物在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后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真是振奋我们的心。

 

我也发现这个观念和我们台湾的传统教育,包括台湾传统的佛法,有很大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鼓励人类通过与伙伴的合作一步一步地做梦,去尝试,勇敢地去冒险。然而,台湾的传统教育鼓励人类通过个人在教育和事业上的竞争实力来保持自己的优越、优秀、服从和安全。

 

因此,我们可能有一个问题。做梦、尝试和冒险与佛陀的教义有冲突吗?当我们深入思考,领悟佛陀的教法时,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冲突。同时,我们将承认放弃徒劳的期待和执着是可以接受的。这些概念没有冲突。为什么?

 

推理(原理)与事件完美结合,让每一个事件都毫无障碍。

 

如果你读过佛陀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九章所说的四十二章经,你可能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空与有是一。即真义与俗义合一。空性是真正的推理(原则)。存在(或拥有)是世俗的事件。当我们真正实现了这些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了这些概念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些概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事件或梦想(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在没有障碍和限制的条件下完成或实现。

 

即使是事件或梦想失败,没有什么可获得的,甚至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那是因为我们已经通过修道(实践道行)来建立健康的思想 舍弃对任何事物的执着,放下后顺其自然。这就是所谓的推理(原理)和事件是完美结合,这使每个事件都没有障碍。

 

无碍的观念是建立在心、自性、空性之上的。事件本身肯定会遇到任何情况的变化。但是,任何情况的变化都没有好坏之分。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念在空性上。虚无之中,无善无恶。因为我们的心在空性上,所以我们的心没有障碍。由于我们的心中没有障碍,我们的心中就有了沟通和实现主题或目标的掌握。在这种状态下,才是真正的掌握。

 

基于自性的幻相与幻灭

 

最后,我们会发现,天生的智慧与勇敢追逐伟大的梦想并没有冲突。为什么?是以自性为基础的虚幻的显现和虚幻的消失。虽然我们不是沙门,但当我们修行心道,一步一步地成就或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脚踏实地时,真实与世俗之间没有冲突,也没有障碍。这就是心道(心德、心功)的真正修行和真正的证明。

 

我们修炼心道的最佳场所在哪里?当我们理解了上面提到的理与事件完美结合的概念时,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所处的世间是我们修行心道的最佳场所。

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

第39章:教学没有区别。

佛说四十二章经    (  39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39章:教学没有区别。

佛陀说:那些学习佛道的人应该相信并遵守佛陀所说的话。 如吃蜂蜜,中间和侧面都是甜的,我的经文也是一样的。

 

 

什么是佛道?

 

佛道也就是佛教的道,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佛法,修行,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它变成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生命、他人、众生、我们周围的世界和在时空中的宇宙。同时,它也成为我们对待自己、对待众生、对待环境的态度。就这样,在这条路上,我们从佛道的学习中,逐渐摆脱生活中的痛苦。最终,我们将永远摆脱现在和未来我们每个世界的生死轮回之苦。

 

文字只是一个符号。 不要执着于字面的现象。

 

佛陀在佛经中说,文字的任何变化都是现象,也是我们在第38章中提到的产生和消除的规律(生灭法则)。同时,它们也是依赖于产生的规律、原因和条件。因此,字面只是一个符号,也是无常的。所以,当我们看任何文章,接受任何佛法,或念佛经时,我们要做的只是明白其中的意思,不必在意任何装饰的文字。

 

作为学习者,我们必须知道并且必须小心,文字的现象以及对任何文字或文字的解释很容易被一些心计的人为他们的世俗目的所操纵。要知道,这些人是有其邪恶的因缘,使他们做这些事,以达到其邪恶的目的。他们的恶因缘来自他们的贪心,也就是爱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应该有一颗伤害别人的心,应该有防止别人伤害我们的心。)

 

同时,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必须用一颗诚实的心去学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了解人的阴险。我们学习佛法,感悟内心的无明,不断的提升自己,让我们的心清净清静,做一个慈悲的好人。有句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应该有伤害别人的心,应该有防止别人伤害我们的心。)就是说我们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心,不能不防备别人伤害我们。深入学习佛法,不仅能看透自己的心,也能洞察他人的心。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接近佛教中的天眼状态。我们自然会知道任何想要伤害我们的邪恶意图。不管心机之人如何掩饰恶意,我们自然会知道。

 

为什么我要提醒你这一点?当一个深修佛法的人,学到了一定程度,这个人的心就很单纯,很善良。同时,这个人的智慧逐渐增加,这个人的心变得宽宏大量。 此人因德而有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智商低。不幸的是,总有一些心怀恶意的人,意图伤害这个人。因此,我希望你在佛道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佛说:学佛道者,当信奉佛所说。

 

根据人类智慧程度的不同,佛陀所说的都是由浅入深的意思,可分为以下几类:

 

A. 「有」的概念(存在/拥有的概念;有烦恼;有智慧;有为的法则):

 

有四圣谛,依次为苦、集、灭、道(修行之道)。 四圣谛的因缘是四种苦,即生、老、病、死。这四种苦是由十二因缘所造成的。十二因缘已在第三十八章中提到并解释过。十二因缘是由念头无始无明引起的。无明包括心毒五毒,分别为贪、瞋、痴、慢、疑(亦指有害的情绪、状态、感受)。 也就是说,爱欲(心贪)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如三十八章所述,依十二因缘有四种无常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有无常与烦恼,使人受苦。同时,也有使人受苦的思想和念头。

 

有解脱苦的修行方法,就是做某事,如断爱欲,断无明,断因缘。即有生有灭。 有断和消除 (有断灭)

 

有祝福。当众生断除第四章所提到之十恶业,并修行六波罗蜜等善业,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他们当然有自己所造的善因缘的加持和祝福。

 

有前因后果。有善因必有善报。有恶因必招恶报。

 

在宇宙的不同方向有佛的净土。有佛,有我,有众生。

 

一般来说,所有这些概念都是小乘佛教的基本修行。了解生死之苦,从而决定将自己从苦中解脱,是成为佛教徒的根本原因,如出家成为和尚或尼姑。

 

上述概念是佛陀所说和教导的,并记录在已从梵文翻译成中文的佛经中。

 

如果佛教徒只有上述的观念,他们很容易执着于苦行,固执地坚持只有这样才能使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然后才能使众生成佛。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并没有错,因为有些佛教徒是属于这些因缘的,比如最近才修行或修行不是很长时间的佛教徒。他们更愿意接受佛陀教导的这些观念。这些概念更适合他们实践。

 

此外,一些宗教团体属于小乘佛教,特别是在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或泰国。在佛经中,也有很多属于小乘佛教的观念。修行小乘佛法,终有一日,修行者以断除烦恼的方式,证明空性。在这个阶段和状态下,学习者只能自我开悟,将自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但是,他们不能完全开悟他人。

 

B. 空性概念(「无」的概念;无为法则;无欲、无求、无念、无为、无得、无失)

 

证悟内外法界的空性,是佛陀的深奥教法。同时,它也是大乘佛教的主要教义之一。 如果人没有上述小乘佛教的观念,就很难进入空性的境界。同时,空性的概念也很容易被他们错误地理解和误用,因为他们对佛教空性的含义半知半解。

 

所以,一个人若想证悟内外法界的空性,就必须有我们上面所说的小乘佛教的基本观念,而且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关于空性的概念,我在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很多章里都讲了很多。此部落格(博客)的第2章、第12章(17)、第18章和第20章可以参考。

 

佛陀所说的空性概念,在许多佛经中都有提及。关于空性的概念,著名的汉译英佛经有《心经》和《金刚经》。我已经重新翻译了根据我的知识和悟性解释的心经。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它是让心平静,不再恐惧和痛苦(更新于2019/07/11)。 本文将帮助您理解空性的概念。

 

佛陀说,只有接受过佛法,曾经供养过佛陀,在前世已经建立了善根的人,今生才会有福读佛经,并接受佛陀关于空性概念的教导。

 

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即中道义。“ 诸法皆空,因诸法因缘而生。如果没有任何因缘,怎么能生起法呢?这里的法是指佛法等广义的意思,而不是立法的单一意思。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如何理解空性,是基于对因缘的了悟。当我们理解了这个逻辑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佛教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非常合理和合乎逻辑的。

 

缘起性空(缘生的本质是空性)。妙性本空(人的奇妙本性是空)这句话是中国古代禅师讲的。深入思考这些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佛教空性的意义。

 

当我们深入了解空性的概念时,我们就会知道所有烦恼和痛苦的本质都是空的状态。既然是空的状态,我们又怎能断除空的状态——爱欲所造成的烦恼与痛苦?因此,当我们体验到空性的概念时,我们不需要切断或消除我们的烦恼,而是将烦恼变成菩提的智慧。那就是把我们的五识——眼、耳、鼻、舌、身——变成五种智慧。这是某种功能性和思考的作用。这是学佛的高级修行。这种训练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拥有空性的概念并实践它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生活和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当我们有了空性的概念并深入实践它,我们就会了解现象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无论我们是什么职位,做什么工作,它都能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每一位佛,一定都曾体验过并证明了这个空性的概念,必须具有能够化烦恼为菩提的智慧。当一个学人深刻地体验并证明了这个空性的概念时,这个人的自性小光就被点亮了,这个小光立即融入了一切佛陀的光芒中。所以,在我们还没有开悟的时候,所有的佛都是别人,似乎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当我们开悟时,所有的佛都不是其他,而是在我们心中。我们已经是一个与所有佛陀同在的人。然而,此人还没有完全证明一切佛的圆满。这个人还是要不断进步才能成佛。

 

当学习者处于这个程度时,他们就处于菩萨的位置。菩萨有十个阶段和位置。细节记录在中文的佛教经文中。

 

C. 无有无无(无也无

 

无有无无的概念(非” )是佛陀更深奥的教义。 就是把虚空和拥有都清空。它似乎否认虚空和拥有。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这个概念,它也不否认空性和拥有同时存在。为什么?因为空与有是一体的。佛陀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防止有偏见的学习者单一地执着于空性或拥有。

 

一些学习者认为小乘佛教是佛陀最好的教法。他们认为由爱、欲望和无明引起和制约的忧虑是存在的。然而,他们不明白,所有的存在或所有的拥有都是假的和幻觉。所以,他们认为,人要证得涅盘境界,必须有断除烦恼、无明之法。即偏于断绝现象。(注:无明是指我们上面所说的有害的心态、情绪或任何有害和不公正的想法。)

 

当他们执着于这个有烦恼、无明、断灭现象的观念时,如果他们希望同时开悟成佛,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们必须在轮回的无量劫中经历他们的生死。那就是他们必须走很远的路才能成佛。

 

但是,一些学习者认为大乘佛教是佛陀最好的教导。他们认为所有的烦恼和所有现象都是由原因和条件产生的,本性就是妙空。由于所有忧虑和所有现象的性质都是空的,因此没有必要切断和消除所有忧虑和所有现象。当他们痴迷于这种状态并且对此只有半知半解的知识时,他们很容易错误地住于顽固的空中,从而对人,事物和生活具有消极的想法和态度。

 

也就是说,一些学习者坚持存在的发生以及任何切断和消除的方法。但是,一些学习者坚持虚无的现象以及任何无为和无思想的方法。无论哪种依据,它都是执着或依恋。由于它是执着或依恋,因此它本身就是一种烦恼,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造成麻烦。既然它是烦恼,因此学习者不可能意识到真实的真理并学习真实的智慧。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提供了无有无无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为了避免任何执着。同时,它是中道。我们在第 27 章中曾经解释过中道的概念。只有当学习者按照佛陀的教导和提到的修习中道时,他们才有可能圆满成佛。

 

D. 一切佛的密义

 

除了上面所说的浅意和深意外,还有一切佛的密意。除非我们深修深意,否则我们很难接触到一切佛的密意。一切佛的密义,都是以空性的意义为基础的,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围。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地学习佛法,相信并遵从佛陀的教诲,我们就会从佛陀的密义中得到启发。作为学习者,我们必须深刻地证悟空性,才能接受和理解一切佛陀的密义。一切佛陀的密义也用中文记载在佛经中。

 

咒语(Mantra)意为魔力或魅力。佛经咒语是关于所有佛陀的秘密意义的。佛教真言(咒语)是梵文的音译。对我们来说,这似乎是文本的奇怪标志。但是,它可以通过念诵经咒来连接所有佛陀的心。这是所有佛陀都确认和授权的。那就是你的心可以通过念佛的声音或心中的声音与一切佛心相通。你说什么语言或者你是否理解佛经咒语的含义并不是重点。中国佛经中也有很多经咒。不同的经咒对我们有不同的功效。佛经的咒语是一切佛的佛性自然流露的真实智慧。关于佛经经咒,可以参考以下两部佛经:

 

无上智慧心经(心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又,龙树菩萨说:“ 非有亦非无,亦无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这是佛教的深层含义。这种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所有佛陀的奥秘,帮助我们推进修行。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观念必须建立在小乘佛教、五戒、十善、因果的基础上。否则,对学习者和人类都是非常危险和有害的。如果我们没有大智慧,我们就很难实现这些概念,也很容易对这些概念产生半知半解和错误理解。

 

佛教的三观三义

 

我们整合有、空、无有、无无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它们的含义扩展为三观三义。 即如下:

 

佛教对虚假的感悟(假观)与世间的意义

 

以「有」为条件,对虚假的感知(假观)是在佛教中建立的。与此同时,世俗的意义(世间法)也形成了。那是因为所有的拥有和存在都是暂时的和无常的现象的变化。所有相关的想法都会立即产生并立即消除(当处处生,随处即灭)。这一切都是生与灭、出现与消失的现象。所以所有的拥有和存在都被认为是虚幻和虚假的现象。作为更深入的学习者,当我们在观察和感知这些事物时,我们知道所有这些现象的变化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同时,这些事物和这些现象的变化被视为世俗的意义(世间法)。是世间的事,世间的烦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世俗的假相来修行和证悟真理 (借假修真)

 

佛教对真理的觉察(真观)与真理的意义

 

以「空」为条件,对真理的感知(真观)在佛教中得以确立。同时,形成了真理的意义。由于一切法由因缘生起,所以一切法、一切存在、一切现象的本性都是空性。所有的法也是假名。当更深的学习者深入实践这些概念时,它被认为是真正的感知(真观;真实的觉察)。因缘生的本性是空性,这才是真正的意义。修习者深入修行悟道,即能自悟,成正等正觉佛 (等觉佛;正觉佛)。不过,还只是处于自悟的阶段。它无法开悟他人。那就是在佛的位置上的学习者仍然缺乏完美。

 

佛教对中道的感悟(中观)与中道的意义

 

缘于无有无无(非有非无),中观在佛教中得以确立。 同时,形成了中道的意义。 当更深的学习者深入修习无有无无(非有非无)的概念时,他们可以用灵活和创意的方便方法来启发开悟他人。由于那里已经存在任何思想,行为和现象,因此它是非虚无(非零/非无)。 同时,他们明白一切由方便法门所因所缘的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和虚假的,并且明白这些变化和现象的本质是空性而不有(非有)。这种深奥的修行,就是对佛教中道和中道意义的领悟。

 

当学习者深入练习中道的方式时,他们的心和行动就处于纯洁和清净的状态,他们完成了自我觉悟的德行 (自觉),并完美地启发了他人(觉他)。这些完美的行动成就不可思议,能够使他们成为奇妙觉悟的佛陀 (妙觉佛)。但是,它尚未实现完全完美觉悟的佛陀(圆觉佛)。为什么?

 

以幻心修行幻相,成圆觉佛。

 

妙觉佛与圆觉佛有什么区别?

 

首先,等级不同。圆满觉悟佛是究竟佛,在过去生死无量世界中,圆满修行了本章及佛陀所说的四十二章经及所有大小乘经典。

 

其次,作用效果的作用不同。圆满觉悟佛不仅完成了去除心中的一切尘垢,而且还完成去除了内外一切相关的情况,这就是功能的作用。而现在,佛的圆满觉悟,本性清净,能自然流转菩提智慧。这就是自然智慧。

 

这种自然的智慧能够自然地出现在身心中,分别应对各种情况。那就是佛陀对任何情况的反应,没有任何条件和考虑。也就是佛陀在开悟他人的时候,佛陀所做的就是无功用的行为(无功用,即没有意图的行为,意即「无为无所不为」)。佛心如明镜。有相对的情况,佛的心自然会反映,以佛的自然流动的智慧来应对。相对的情况没有了,佛陀的心自然就安息了。心中从来没有念头。这也是我们在下文中提到的体(无形法体),相(现象)和用(效果)为一体的概念。

 

第三,佛教修行不同。圆满觉悟佛已深刻、圆满地证悟了无有无无和中道的概念。 佛陀应对任何情况或开导他人时,佛陀自然会用幻心来修行幻相。佛陀知道所做的一切如梦。没有什么需要执着的。

 

一位禅师说:你遇到的情况没有好坏之分。你遇到的情况是好是坏,取决于你的内心。那就是你遇到的情况是好是坏,是因为你的分别心。区分你遇到的情况是好是坏是你的心。您遇到的任何情况的性质都不存在好坏之分。

 

对于圆满觉悟的佛来说,没有分别的心。不管相对情况如何,对佛来说都是一样的。对于佛陀所遇到的相对情况,佛陀不会在心里分辨好坏。以自然流动的智慧,佛陀会任其自然。

 

体、相、用为一。(这里的「体」是指佛性自性之无形体)

 

除了以上的概括和分析外,我们还可以把整个佛法进一步概括分析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体、相、用。关于这三个部分,我们在本部落格(博客)的佛陀所说的《四十二章经》中也讲过很多。我进一步解释这些概念如下:

 

自性是佛性,是真理、是真实的存在,并存在身体里。此理即成身(无形体),其内自然能生出无量智慧慈悲功德。这些无量功德,如同现象,是不固定的,能因应外境而发挥作用,成为果报。(佛陀视无量功德如同幻相,对此也不执着)

 

上面提到的内容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实践。同时,这些也是所有高级学习者的经验和实践。这些是佛教学习和实践的一般课程,进步,结构或经验。所有这些讲话,内容或概念都可以在佛教经文中与中文一起找到或阅读。学习佛教,学习佛陀,完全是内心的训练和实践。同时,它是要实现我们身体和宇宙中的真理。同时,它很好地利用了这个真理来使自我和他人受益。

 

佛教不是要我们拜佛,而是要让我们知道佛是如何悟道成佛的。这是焦点。其他的只是关于如何悟道成佛的方法细节,比如拜佛。不要将方法或概念的任何局部细节视为整个佛教,从而产生对佛教的偏见。如果我们想学佛,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佛教中的信、愿与行

 

无论你在佛教中的智慧程度或修行的层次,都可以从佛法中获益。请记住,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相信并遵守佛陀所说的——佛陀的教导。佛说:信为道源之母,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善根。一切善根,就是我们身体的六根。道就是佛教的道。佛陀是说真话的人。对佛有信心,就会培养我们与佛同在。是什么?它是佛法之身,佛果报之身,幻化身,生而为一。 这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当你证明了这一点时,你就会意识到这一点。

 

除了信仰,我们必须听从佛陀所说的话。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听从佛陀的话,就是驯服我们的恶念、颠倒的心、消极的封闭的心,这些心就像野马跑来跑去,也像野猴一样跳来跳去,需要被驯服。

 

除了佛教中的听、想、行 (闻思修),信、愿、行对学习者来说也很重要。 唯有听从佛陀的教诲,才能以同理心和慈悲心成就佛法的誓愿和行动(实践)

 

佛说:学佛道者,当信奉佛所说。 比如吃蜂蜜,中间和旁边都是甜的; 我的经文是一样的。

 

学习者相信并服从佛陀所说的话,就像吃蜂蜜一样。 无论蜂蜜的中间还是侧面,它都是甜的。那些吃蜜的人,只会吃甜的,绝对不会吃苦的。从佛经中接受佛陀的教导也是如此。佛经如蜜。无论你读过哪部佛经,对你来说都是甜蜜的,你可以得到启发来提高你的智慧。同时,你也可以一步一步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

 

通过上面的介绍,希望您能以全面的审视和视角来了解佛法。不要把修行的局部细节看成整个佛教。如果我们是学习者,我们必须有理性和逻辑的大脑,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佛法的深层含义。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