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22年10月31日星期一

第41章:正直真诚的心出离于欲望。

 佛说四十二章经    (  41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1章:正直真诚的心出离于欲望。

佛陀说:那些实行道的人就像牛载重物。 当牠走在深泥里时,牠累得不敢四处张望当牠脱离泥沼时,牠就可以休息了。 沙门应该觉察到情感和欲望更多于烂泥。 以正直真诚的心去思考道,可以避免痛苦。

 

什么是修道?

 

什么是修道?总而言之,就是修正我们的思想使其清净,修正我们的心使其真诚、平和、稳定。同时,在空性的基础上,让我们的心保持在寂静和平等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无需任何期待,我们的自然智慧就会被激发和发挥作用,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解除我们的生死之苦。同时,它推动我们的命运一帆风顺。这就是善缘。这是佛教的根本目的。其他的则是采用不同方式的方法,以达到上述目的。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佛教的根本目的,而这个人总是固守佛教的方法和任何表达、词汇、词句,那么这个人就很难见佛性。同时,也为这个人达到上述基本目的增加了很多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学佛对这个学习者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 一般来说,这种人会固守个人观念,用自以为是的思想去处理任何事情。 那么,这样的情况,就会让这个人陷入这个人制造的问题之中。这就是所谓个人的忧虑和负担,是今生的生死轮回。这也是恶因,是生死苦的根源之一。

 

任何帮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就像一艘载我们渡过生死痛苦之河的船。

 

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佛教中学习如何过上稳定、轻松、平静和富裕的生活。任何帮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就像一艘载我们渡过生死痛苦之河的船。到了智慧的彼岸,此时此刻,我们还需要那艘船吗?不,我们不再需要这艘船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下方法,当我们达到生活的目的时,我们从佛教中学到了东西。如果我们已经到了智慧的彼岸,还背负着这艘船,那它绝对会成为我们人生的重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放手。所以,我们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分辨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方法。寂静和空性的涅盘不是我们死后的状态。通过努力学习佛法,我们可以在现在的生活中达到涅盘。

 

很多人不懂佛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佛法中的复杂难懂的方法,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清净境界。读佛经,思考佛所说的意思,佛教师父(上师)所说的,是学佛的基本方法。这是为了帮助我们进入我们心中的清净境界。当我们能够吸收佛陀所教的意义和佛教师父(上师)所教的解释时,我们就有可能消化这些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智慧。

 

学佛的基本态度也很重要。学佛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真心,是诚挚的心,是正直的心,是诚实坦诚的心。那不是伪装的心,也不是狡猾的心。当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去学佛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真心,看到真实的自己,清净清静。它有什么意义?它使我们在受启发的自然智慧上平静而无畏地生活。

 

什么是用我们自己的真心?

 

首先,在我们做任何事或面对任何人时,我们的心中,对任何事或任何人,包括佛、众生()、我,都没有幻想的期待。

 

第二,不与佛、菩萨、上师谈判,以求得世间利益。就是不能用交换利益的心或有条件的心去学佛。

 

第三,不要用不稳定的情绪和心态来学佛。那是因为不稳定的情绪和心态是从得失之心产生的。

 

第四,心中对任何事物或任何人都没有色情的感觉、欲望、爱欲。

 

总之,我们自己的真心也是正念。那是我们的第一个纯粹的想法留在现在,没有第二个分心的想法。也就是所谓念头此刻生起,瞬间灭去。同时,每一个连续的念头都保持纯净。即所谓一念无恶(念念无邪见)

 

无论我们的意念清净与否,一切佛菩萨都能觉察。当我们用诚心学佛时,一切佛菩萨都乐于助我们过上好日子,与他们同在。就是说,我们能否成佛,不仅要靠自己的真诚力量去学佛,更要靠诸佛菩萨的慈悲力量。

 

修道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把世间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改正,成为正直的思想和真诚的心。

 

初学者学佛,很难用真心去学佛。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受到世俗环境和观念的严重影响,从而形成了他们的世俗观念和行为。修道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把世间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改正,成为正直的思想和真诚的心。

 

例如,谈判的技巧是世俗的思想和世俗的行为。它被认为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是我们在世俗生活中应该学习的,如果我们想在国内或国际社会中生存下去。但是,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技术和思想来学佛,那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严重的障碍。那是因为有条件、有意图或有恶意的谈判技巧中包含了心机。用心机学佛是大错特错。

 

不要用世俗的思想或行为来学佛,并不意味着在我们的世俗生活中放弃它,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情况。比如刀,我们可以选择不用它,也可以选择把它当做医用手术刀的工具来拯救任何生命。一件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用。当我们以正义和积极的方式使用它时,就会有正义和积极的发展。用不用,怎么用,是我们可以做决定的。所以我说学佛要有自己的思维逻辑。

 

以清净的心帮助他人,这才是佛教的正确态度。

 

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接受了佛陀的教义,即行善必有善报。有的初学者乐于用自己所想的正道做好事,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无法接受佛陀或上师的任何深奥教导。那是因为他们执着于世间的善报,希望得到佛陀、菩萨或上师的加持。这种人占佛教徒的大多数。如果他们在学佛方面不能提升自己,他们将永远停留在这种幻想中,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学佛的初学者,不是真心的。那是因为它在内心中存在着隐藏在慈善表面之下的条件和利益交换。它不违反任何法律。这只是心态。但是,如果他们想学佛,他们的错误就偏离了我们上面所说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好行为,比如救灾、帮助弱势群体脱贫。他们所做的好事,为国内外社会做出了贡献,为社会所熟知。基本上,他们也听从佛陀的教诲。这是佛陀所鼓励的。

 

佛陀鼓励所有的人做善人,无条件地做善事,不求他人回报。在这一点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所以,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有希望别人报答的心,那就不是清心了。受帮助方是否偿还,由他们决定。帮助的人不能强迫别人以任何意愿或技术来偿还。以清净的心帮助他人,这才是佛教的正确态度。

                                                                                                  

跳出期待别人回报的框架,停止心机的心态,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层次,真正让我们以无条件的诚恳的心去学佛。

 

对于世俗的世界来说,任何好的行为都是被人类认可的。基本上,上面提到的初学者不会做任何邪恶或非法的事情。他们是好人。这就是为什么它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我们想提升自己,进一步学佛,就必须跳出期待别人报答的框架,停止心机,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层次,真正让我们用无条件的真诚的心学佛。我的意思不是放弃做任何好事,而是停止对任何人回报的任何不切实际的期望。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学佛的境界。因此,树立健康的学佛心态非常重要。

 

生活中的烦恼和负担就像泥巴,也像牛驮上的重物。

 

佛曰:“行道者,如牛驮重物。”然而,作为人类,生活的艰辛,个人无尽的欲望和情欲,使大多数人被外界许多顽固和荒谬的想法所左右,陷入生死痛苦的恶循环。这种情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复杂的想法,甚至是心机和邪恶的想法,使我们在生活中遭受了很多的烦恼和负担。所有这些可怕的情况,就像让我们陷入泥潭并被困住在烂泥中,也像让我们背负重担的重物。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有很多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恐慌和不安。如果我们想摆脱所有这些可怕的事情,这对我们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佛陀说:“行道者,如牛驮重物”。

 

沙门,佛教僧侣,只是一种表象和个人誓言。不管我们是不是沙门,当我们决定摆脱这些烦恼和负担时,我们就开始修道了。修道并不是佛教专属的。在印度和中国的古代,在没有佛教这样的词汇和事物的时候,有智者独立思考修道。在印度和中国的历史上,只要有修道的记载,就有这样的文化。当我们向任何宗教学习时,我们最好了解历史和思维逻辑。 这将帮助我们避免任何盲目的信仰。

 

佛教不教你去解决任何流动现象的表面问题,而是要了解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的根本原因。

 

不管我们是谁,心里都有很多的牵挂和负担。区别在于细节和事件。因为每个人的因缘、境遇也不一样。总之,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决定修道的时候,可能会经历什么,可能需要去除什么障碍,情况难不难,这也是不同的。 所以修道是个人的事。我们没有必要产生比较心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我们的思想或我们的内心消除障碍,而不是从其他人心中消除障碍。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为了激发我们的自然智慧,使我们从生死之苦中解脱出来。 没有必要拘泥于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外表的任何变化,也不必纠结于我们环境中任何现象的任何流动。如果我们纠缠于任何现象的任何流动,它会增加我们的痛苦。 只有找到根本原因,一步一步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生活中任何问题的好方法。所以佛教不教你去解决任何流动现象的表面问题,而是去理解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修道的人,专注于生死之本,知真我,悟真智。

 

佛说:“走在深泥里,累得不敢四处张望。”是指那些用正直的心去学习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并在现实生活中修道行道的人,他们专注于如何消除生死之苦,如何消除当下的烦恼和负担。他们就像背负重物的公牛,行走在深深的泥泞中,奋力前行,摆脱困境。为了一心一意到达平坦广阔的草地——达到解脱生死之苦的目的,牛都累得不敢四处张望。就是那些修道的人,不去关注、不执着于环境中的现象流转,不被任何变化所影响,而是专注于根本的问题。在生死中,认识真实的自我,在真实的智慧中开悟。

 

当我们达到解脱和智慧的彼岸时,我们就可以从修道中休息了。

 

佛说:“当牠脱离泥沼时,牠就可以休息了。” 就是说,当我们修道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以下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修道中得到休息了。 即如下:

 

 

首先,我们彻底了解了因果关系的原理。

 

其次,我们已经彻底忏悔了前世和今生自我所犯的错误。

 

第三,我们不再犯任何错误。

 

第四,我们完全知道了心的本源。

 

第五,我们看到了自性,看到了真实的自我,最终自证了道果,即自证了自然智慧。

 

第六,我们放下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负担,从生死之苦中自我解脱。

 

第七,我们解决了生死的基本问题。

 

更深层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在佛陀教义中所说的六度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中,不断修行并使其进步。这个六度波罗蜜就像一艘船,载着我们从苦海到解脱海。当我们还没有到达解脱与智慧的彼岸,也就是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候,我们不能安息,也不能放下六度波罗蜜。当我们成佛时,我们可以根据佛性,以方便的方式,自由地运用六度波罗蜜,来救度一切众生。

 

情感和欲望是相互影响的。

 

佛陀说:沙门应觉知情欲多于泥土。 这是佛陀对沙门的诚实和良好的建议。虽然我们不是沙门,但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

 

情感和欲望多于泥泞。意思是情感、情绪和欲望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烦恼和负担,使我们陷入困境,从而增加我们在生死中的痛苦。情感和欲望是相伴的。两者都会相互影响。欲望越多,情绪就越不稳定。浮动的情绪会导致对某事或某人的渴望。当某事或某人无法满足我们内心的渴望时,我们会变得情绪化,例如愤怒、焦虑或失望。然后,我们的痛苦就生起。

 

欲望越多,就会导致严重的情绪和情绪障碍,例如对金钱或其他事物的焦虑。严重的情绪和情绪障碍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家人。最后,两人都在受苦。不幸的是,他们俩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认为这是个性和生活习惯。 处于这种情况的人不一定知道他们的问题。那是因为他们也以正常的方式工作和结婚,从朋友和亲戚的角度来看似乎过着正常的生活。如果当事人和家属对这种情况没有任何警觉,就会陷入生死之苦的邪恶轮回。他们没有摆脱这种痛苦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夫妻吵架的新闻。

 

沉溺于色欲,过多的情感和情欲,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都是非常有害的。

 

有的佛教僧侣认为,情感与欲望合二为一。 那是因为沙门不能娶妻,不能有色欲的生活。因此,对于沙门来说,断除色欲、色情和任何欲望,对于学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佛陀所说的42章中有很多章都提到了断除色欲、色情和欲望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也解释了很多。

 

如果我们不是沙门、和尚或尼姑,我们不需要在正常的性行为中自我克制。但是,如果我们是明智的,我们必须知道,沉迷于色欲,过多的色情感觉和欲望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是非常有害的。它甚至对我们的家人有害。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和新闻中观察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最好知道如何避免沉迷于色欲、色情的感觉和欲望。你知道怎么做吗?静下心来深思佛陀的教法,有助于我们避免外在贪欲的诱惑,或内心贪欲的无明冲动。当我们的心被训练为稳定时,我们浮躁的心就停止了,这意味着我们不会被任何情感、情绪和欲望所左右。只有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和家人。同时,我们也没有心机之心,没有色欲,也不设圈套陷害他人,或利用他人害人害己。当我们有这样的知识和训练,我们观察我们的朋友和亲戚的行为,以及任何新闻事件,我们就会明白任何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其他的只是不同的现象和现象的流动和变化。

 

情欲、色情和欲望是人类所有痛苦的根源。如何认识它,如何控制它,如何应对它,是学佛的重要课题。要想解决生死苦的问题,解决这个大问题,就是学佛的大事。即使你没心思学佛,但知道这个问题对你的生活也很有帮助。

 

佛陀解释了很多如何修行六度波罗蜜。六度波罗蜜是对付贪欲的主要方法。即六度波罗蜜是根除我们生死苦根的主要方法。当我们读了很多佛经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点。

 

六度波罗蜜是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行为来解脱我们在生死中的痛苦。

 

佛说:“以正直真诚的心去思考道,可以避免痛苦。”就是说,我们应该用诚实的心去思考六度波罗蜜,去实践六度波罗蜜。因此,它可以使我们避免痛苦。在上述的许多章节中,我们已经对六度波罗蜜进行了很多解释。这值得我们用诚实的心去思考和实践。一些没有智能的人使用药物、酒精、吃很多食物或渴望某人或某物来减轻他们的痛苦。这是使用不当外力的行为。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它会增加我们的痛苦。

 

六度波罗蜜是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行为来解脱我们在生死中的痛苦。 如果我们想学佛,那就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应该做的。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有一颗正直真诚的心是很重要的。什么是正直真诚的心?就是远离色欲、情欲和欲望。不管我们是否学佛,把它放在心里,都会增加我们一生的幸福和财富。那是因为生命本身就是道。道不会离开我们的生活。如果道离开了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思道、行道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没有评论: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