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21年12月22日星期三

第十六章 舍弃爱欲,得道。 (补充说明)

 佛说四十二章经    (  16 章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第十六章 舍弃爱欲,得道。                              

佛曰:“人有爱欲,不可见道。就如用手搅动清澈的水;公众一起到达并接近这片水域;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人们将爱与欲望交织在一起。浑浊在心中兴旺。所以他们看不见道。你们所有的沙门都应该放弃爱和欲望。爱欲之垢尽,道可见。

 

大爱无条件,无苛求。也就是说,在大爱中没有欲望。然而,大多数人没有伟大的性格。一般来说,他们心目中的爱是为了达到某种自私的目的而渴望和控制某事。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有以爱之名,对亲友或家人怀着某种情绪敲诈勒索的行为。这种爱包含着自私的欲望。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在这种爱欲的基础上,可以延伸出各种消极的性格,例如操纵型人格。

 

道意味着道路、方式或任何教育或理论体系。在这里,我们可以根据人的智力不同,学佛的不同等级,对道进行各种解释和教导。一般来说,佛教中的道有两种。一是菩萨道,二是佛道。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根据对佛教的认识和实践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佛陀在第二章所讲的道,也就是清净的心,是入菩萨道的基础证悟和修行。并且,菩萨道是入佛道的根本证悟和修行。

 

不管是什么道,佛教中道的基础是清净的心。清净心的基础,就是一个人面对任何人任何事,做任何事时,无条件、无欲无求、不苛求他人。其次,清净的心也是在面对任何情况时,在心中实现真正的平等。这种想法对于常人来说比较难理解和实践。但是,如果我们有意愿去理解和实践它,对我们来说可能并不困难。

 

“境无好丑。好丑在于心。(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好坏之分。任何情况下的好坏都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中国唐朝(公元618-907年)禅师所说的名言。如果你能理解并实践这句话,你在面对任何情况时都会轻松自如。为什么?环境本身是客观的。然而,我们的思想本身是主观的。这就是为什么穷人对自己的处境抱怨很多,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感到痛苦。学佛可以改变我们主观的消极思想,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关于如何理解和实践真正的内心平等,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解释。

 

佛曰:“人有爱欲,不可见道。”就是说,人在自私的爱欲中,无法领悟和修行清净的心。佛陀用比喻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人不能见道。 “就如用手搅动清澈的水;公众一起到达并接近这片水域;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清澈的水就像我们清澈纯净的心。在清澈的水中,沙子在底部。用手搅动清水时,大量浮沙使其变得浑浊。同时,水的漩涡也让水不再清澈。自私的爱与欲望的产生,就像搅动清水的手。大量的浮沙和水的漩涡,就像是内外的复杂局面。 “公众一起到达并接近这片水域;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公众是指自己和他人。 “一起走近这水”是指双方都陷入了自私的爱欲所造成的境地。 “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这意味着没有人可以看到他们清晰纯净的内心。清晰纯净的内心这是真实的自我。

 

佛陀说:“人,爱与欲交织。浑浊在心中兴旺。所以他们看不见道。”它是指那些以爱和欲望的心相互联系的人。这让他们在脑海中出现了任何不合理的条件、苛刻的要求和对彼此的幻想期望。在这种情况下,有自私自利的目的,没有平等对待。意为浑浊在心兴旺。这也意味着那些人有卑鄙和诡计多端的头脑。这些带有贪婪的肮脏事物会使他们的心眼失明,使他们看不到自己清明纯洁的心。所以他们看不见道。

 

佛言:“诸沙门,应当舍弃爱欲。爱欲之垢尽,道可见。”因此,佛陀告诫他们的弟子沙门僧人,摒弃这种爱欲。那些带有贪婪的肮脏东西是爱和欲望的污秽。一旦这爱与欲望的污秽结束,清净的心就会显现出来。此为去除爱欲之垢,心之光明现。虽然我们不是和尚,但佛陀的教导对我们的生活也很有帮助。它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帮助我们的情绪稳定,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

 

当我们深刻领悟和修行如上所说的佛法,再回来观察世间的情况,就会发现很多罪恶和战争,任何肮脏的事情都是由自私的爱和欲望造成的。也就是说,自私的爱欲是罪恶的根源。过去三十年,台湾经济民主发展良好。一些贫穷国家的女孩来到台湾,为自己和家人寻找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们使用了错误的方式。他们所使用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爱与欲望的污秽。当台湾男人被这些女人的爱的谎言所迷惑和困住时,台湾男人的财物逐渐消失,转移到这些女人的名字上。然后,台湾人就死了。最后,这些台湾男人的家人发现不对劲,便起诉这些女人——爱情的骗子。最后,真相大白。

 

根据英国的研究,男性的平均智力在103左右,这是正常的智力。然而,一旦这些男人坠入爱河,他们的智商就会下降。根据我个人的观察,男人不仅恋爱时智商下降,婚后智商也下降,婚后有外遇,智商更下降。智力下降意味着他们的道德原则、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不如智力正常的男性。研究表明,智商低的男性婚后外遇的机率要高于智商高的男性。通常,智商低的男性比智商高的男性对家庭成员的伤害更大。这就是爱欲会蒙蔽自己的心智。

 

当我们深入观察一个家庭的问题,当我们有智慧时,就会发现一个家庭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的爱与欲望的纷争。这种爱与欲的纷争,充满如上所说的污秽。他们的脑海中充满了贪婪和黑暗的念头。因此,判断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有智慧,最好让我们自己远离这种浑浊的情况。如果你是这种纠纷的一方,当你看到佛陀的教法时,你应该有智慧来处理它。在第23章中,提到妻子不仅仅是监狱。问题的根源在于夫妻之间的爱与渴望。这个问题让家庭成为束缚夫妻心灵的无形监狱。

 

上面所说的爱与欲,不仅是情色、家庭的事,还有政治、企业、组织的纷争和事务。 这也是关于朋友的关系。 当我们洞察由爱和欲望引起的问题时,我们就会有更好的思考和判断来面对任何问题,然后去处理它。

 

不管我们是不是沙门,佛陀的教诲都给了我们很好的教导,启发了我们自己的智慧。 这是无形的财富,无法衡量。 有做,也有不做。 放弃所提到的爱和欲望就是做。 没有刻薄和诡计的头脑是无为(不做) 怎么做,怎么不做,我们心中有一个选择,如果我们有智慧的话。

 

英文: Chapter 16: Abandon the selfish love and gain the Dao (added explanation)


第十六章:放弃爱欲,获得道。(更新于公元2021年12月22日)

 佛说四十二章经    (  16 章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第十六章:放弃爱欲,获得道。

佛陀说:“人们拥有爱和欲望,看不到道,如清澈的水被手动搅动,公众到达并接近水面,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 人们将爱与欲望交织在一起。 浑浊在心中兴旺。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看不到道。 你们所有沙门都应该放弃爱和欲望。 爱和欲望的污秽终结,道就可见。“

  

佛教有不同的教法。

 

这个话题主要是针对和尚沙门的。这个话题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佛法,或者做一个参考和价值,以促进我们的生活,即使我们不是和尚。

 

释迦牟尼佛曾告诉他的弟子,爱与欲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我们又是如何、为什么被生活中的爱与欲望所掩盖的,让我们看不到真相,也让我们看不到道。那就是有可能导致任何后果的原因。基本上,佛教不是迷信。相反,这是非常合乎逻辑和明智的。

 

但是,对于公众来说,理解其中的道理有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讲故事,即使是神奇的故事,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不了解佛教而专注于推理的人会认为佛教是盲目的信仰。然后,想一想;我们会是哪一个?我们更愿意接受推理还是讲述的故事?或者,我们都可以接受?

 

爱和欲望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产生的。

 

如果我们曾经研究过人类的心理学或成长过程,我们就会阅读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2岁是口腔器官发育期。婴儿需要吸吮乳头以满足口腔器官的欲望。如果我们故意取下它的塑料奶嘴,婴儿会不高兴并大声哭泣。在这段时间里,爱与渴望的原始种子已经在它的脑海里种下了。也就是说,婴儿的潜意识里有爱和欲望。那是他们最初的本能。

 

如果追根溯源到婴儿之前,一个无明的念头,即第八意识之一,无明种子之一,进入胚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然后,婴儿在成长,并在其身体中遵循自我六根,受外界条件和变化的影响,如电子游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它心中的爱和欲望是逐渐发展和变化的。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例如,我们的眼睛会跟随衣服的颜色、头发的形状、任何人的表现或外表。我们的耳朵会跟随声音,例如柔和的声音,强大的声音或沉闷的声音。我们的鼻子会跟随气味,例如香味或臭味。我们的舌头会跟随味道,例如咸、酸、甜或辣。我们的身体会跟随触觉,比如光滑或粗糙的感觉。我们的心会随从自己和他人的上述五种根源的各种感受。因此,我们对外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产生了关于好恶感觉的自我意识、区分和概念。

 

我们的心都执着于这些外在的变化,从而纠缠在这些事物上。我们已经相应地选择了我们喜欢的东西,并想从中拥有一些东西。因此,我们的爱和欲望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永不停息,甚至为之而死。例如,有些人宁愿为他们的女人或男人,或为财富而死。

 

再者,五毒(贪、瞋、痴、慢、疑)因爱欲而生。从而发生影响或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更复杂的发展和变化,包括生活中或社会中的任何争斗,或国内或国际上任何意想不到的战争。如果我们深入观察政治斗争或任何战争中的争斗,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有些人想要满足他们最初的个人爱好和欲望。这是他们潜意识的动机。

 

有些邪恶的人知道人性的弱点。那是爱欲强烈,所以生五毒。于是,恶人就会顺从自己的爱欲,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威胁、控制、伤害和奴役人民。发生的事情不仅在残酷的专政政治中,也发生在无知的恋人或夫妻,甚至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时候。于是,将这样的爱与欲望延伸出去,就成为了满足个人爱与欲望的某种控制力,形成了任何人都不允许也无法挑战的权威。

 

换句话说,爱和欲望不仅伤害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烦恼,也伤害了自己,最终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自我认知。相反,他们似乎享受着伟大的梦想和幻觉,隐藏在自己的爱和欲望中。

 

所有的外在变化都像幻觉。内心产生的任何感觉和情绪也是幻觉。这些东西不是永久的。那是因为它是有条件出现的,也会有条件随时消失。那些东西也像灰尘或污物一样会弄脏并扰乱我们清晰的头脑和心灵。因此,它使我们无法看到自我的本性,即平静、寂静、和清净的心。

 

综上所述,自心乱,他人心乱,多心乱,世界乱。所以佛说:人有爱欲,不能见道。就如用手搅动清澈的水;公众一起到达并接近这片水域;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形象。人们将爱与欲望交织在一起。浑浊在心中兴旺。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看不到道。你们所有的沙门都应该放弃爱和欲望。爱欲之垢尽,道可见。

 

什么是道?如果您对此没有概念,可以参考或阅读本博客的第2章:断欲不求或第13章:问道与命。

 

道为何能见?当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真面目和本性是什么,即我们的心意不再杂乱时,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我们每一刻在做什么,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所走的道。

 

在佛陀的教法中,舍弃爱欲是非常重要的教义之一。很多佛经里都提到过。但是对于弟子或者想学佛的人来说,真的很难在生活中付诸实践。那是因为这种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易去除。

 

此外,还有身体和精神体的原因,例如荷尔蒙激素是在身体中自然产生的。有时,真的很难压制它并要求它不要发生。在心理上,大多数人被父母要求要孩子,以继续他们的家庭生活、事业和财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接受佛教,不允许他们的孩子出家的原因。

 

然而,你知道为什么为了学佛而放弃爱和欲望如此重要吗? 如果我们没有很多的爱和渴望,我们就不会出生在地球上。 这也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的爱和渴望,所以在生死中一次又一次地轮回并受苦。 意思是这里死,那里生,这里生,那里死。 除非我们放弃自私的爱和欲望,否则它不会永远停止。 然后我们就可以从生死轮回和痛苦中跳出来。

 

如何舍弃爱与欲?

 

舍弃爱欲,有一些方法可以作为僧尼修行。其中一种方法是用肉眼观察尸体的骨头,或者在打坐时以自心观察人体的白骨。

 

为什么要这样做?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就会知道,无论是漂亮的女孩还是帅气的男孩,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也只有一堆白骨。长期练习,会扰乱对异性的愚蠢执念,从而停止对异性的爱慕和欲望。这也意味着停止任何由愚蠢的痴迷或爱和欲望引起的麻烦。在这样的修行基础上,我们会逐渐放弃对外在事物的热爱和渴望。换句话说,我们会放弃任何麻烦和烦恼。

 

放弃但不放弃

 

大多数和尚只知道切断或放弃爱与欲望。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或不会提到佛陀关于不断绝或不舍弃爱欲的另一教义。为什么?如何?

 

如果我们执着地持有爱与欲望,也就是执着地持有烦恼,所以我们绝对要舍弃它。但是,如果心中没有爱和欲望,也就没有烦恼,那么我们应该放弃什么?因此,不存在放弃的问题。

 

不是否认爱与欲的存在,而是了解爱与欲为何可能不存在。大多数普通人都在坚持拥有一些东西,比如爱和欲望。教他们放弃他们所拥有的会更容易。然而,他们很难理解什么是「空性」或什么是「无」。这就是为什么很难教他们不放弃任何东西的概念。当人们对佛法没有深刻的认识时,就更容易被人错误地理解和利用为不离不弃的爱欲。

 

如果你读过本博客的以下两篇文章:《浅谈因果》或第12章﹝17﹞:见性学道难。你可能对佛教有基本的了解,也可能了解所讲的内容。但是,如果你还没有读过上述文章,对佛性没有概念,又对新知识感兴趣,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样的阅读可以避免你错误地理解佛法。

 

在佛教中,有浅教和深教之分。这是因为人类的智力和智慧,从而其理解能力,具有不同的层次。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搜索有关佛教的浅显教义。但是,对于专注于思考和推理,想要深入了解佛教的人来说,它可能只有些微的帮助。

 

在浅薄的佛教教义中,只讲行善不作恶,从而获得许多福乐。他们不敢说空性。为什么?如果我们天天讲空性,可能所有的人都会跑掉。

 

那么,为什么是舍弃而不是舍弃呢?答案就在那里,你找到了吗?

 

英文:Chapter 16: Abandon the selfish love and gain the Dao (updated on 22 Dec, 2021)


2021年11月20日星期六

如何自察及警觉被别人看似慈善或好意的行为进行勒索

 

作者:许道清 (Tao-Qing Hsu)

 

在学佛的过程中,第一功课就是学习慈悲、智慧与布施。对于初学者来说,慈悲与智慧往往从慈善的布施行为开始。布施就是无条件给予的意思。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无条件。无条件也包含没有期待对方回馈的意思。

 

慈悲智慧的基础在于「三轮体空」


在佛陀的教法中,布施行为必须基于慈悲与智慧,这个慈悲智慧的基础在于「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有几种含意:

 

第一:即了解,布施的人(施者)、接受布施的人(受者),以及所施的物品(),这三者,合称三轮。这三者皆是由因由缘而来。有因有缘才构成这三者的结合。当无因无缘的时候,这三者就不会成立。因此说其本质是空,即体性是空。所以,在实作布施的行为,必须练习将这三者观空、化空。同样地,如果我们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我们也应当这样修行练习。

 

第二:一位学佛者,当深入了解「三轮体空」的含意,于观空化空这三轮之后、能够不执着于,也就是内心不挂碍于,布施的人(施者)、接受布施的人(受者),以及所施的物品(),这三者。秉持这样的深意修行布施,作为一位修行学佛之人,才能无条件地,无期待地,修行布施的行为。我们的心中才不会在意别人是否欠我们甚么,是否需要偿还我们甚么。我们的内心也不会惦记物品的贵重。当我们内心空无一物,内心就没有任何的罣碍,就不会莫名地生起烦恼。我们自然就不会无知地去对别人情感勒索,或不识相地去向别人讨人情。

 

当对方无条件布施于我,我当无条件接受,并将这份感恩之心,无条件地回馈报恩于广大众生,将之升华于无形。


同样地,如果我们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我们也做这样的观空修行,将此三者化空,我们就不会挂碍于「我欠着别人这件事」或「我欠人家多少人情」,内心才不会因此纠结,受到束缚,而能够避免人家暗黑恶意的情绪或道德的勒索行为。当我们是接受布施的人(受者),在修行「三轮体空」,并不表示我们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表示我们就不知感恩回馈。而是在基于智慧与慈悲的理性基础上,我们明辨是非。当对方无条件布施于我,我当无条件接受,并将这份感恩之心,无条件地回馈报恩于广大众生,将之升华于无形。基于慈悲与智慧,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避免心胸狭隘计较之人所作的勒索行为。

 

第三:「三轮体空」的广义,更包含「无欲」、「无求」、「无作意」、「无私」、「无思」、「无念」。也就是「缘起性空」、「随缘广施」。修行学佛进入这样的境界,自然能够体会佛教修行之美,即心解脱之无上意。这就是我们修行学佛透过「布施」而做的深刻的实践。

 

以上是作为一位修行学佛之人所必须做的修行与观修。这是在要求自己,而不是在要求别人。我们无法要求一位没有修行学佛的人去理解及实践「三轮体空」。


换句话说,我们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内心和行为。

 

心机深沉的人懂得运用手段进行勒索


当然,对多数的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并不清楚佛教布施的深意。当他们有着深沉的心机,他们却懂得如何运用社会交际技巧,看似善意地给予对方一些好处,例如,请对方吃饭、赠与一些物品、看似善意的关怀,看似处处为对方着想,藉此将对方套入陷阱之中,再以情感或道德向对方进行勒索,以达到其自身想要达到的利益的目标。他们深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道理。意思就是说,当这个人吃了他人给的东西,拿了他人给的东西,这个人就不好意思拒绝他人的要求。这成了这些心机深沉的人的手段,以看似好意的慈善或布施的行为来向他人索取更庞大的利益。也就是说,这些心机深沉的人懂得运用这种手段,请对方吃饭或让对方收受赠礼后,让对方因此感到欠了人家的人情,而难以拒绝人家的要求。

 

恣意利用布施的行为作为手段是在自造罪业


对于一般社会大众,或是对修行学佛一知半解的人,他们没有深修佛教布施「三轮体空」的涵义。他们就有可能错误解读布施的意涵,而恣意利用布施的行为作为手段,并错用布施的行为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换句话说,这些人是以有条件为前提,有期待利益回馈的意念心在进行看似慷慨布施的行为。并且,在他们心中算计着如何以最小的开支来获取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利益回馈。一旦,现实的利益回馈并没有达到他们内心所盘算及设定的利益回馈的目标,他们邪恶的本质就显露出来,并会因此恼羞成怒,甚至做出伤害对方的行为。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内心自我纠结、自我受困及自我束缚的情结。这种自以为是的聪明的行为,事实上,在明白智慧的修行人来看,这不是一种聪慧的行为,反而是一种自私的行为,甚至是相当愚蠢的行为,这其实是在自造罪业,而他们自己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话说有一则新闻报导,一位已在某企业当高阶经理的男士,我们暂且以A称呼他,他图谋国家体制内公务机构的高阶管理研发主管,这职位能让他的名望和薪资更上一层楼,但是,他个人的专业背景不足,因此,他希望透过决定这职位人选的相关专业审核人员的推荐以获取这个高阶职位。于是,这位男士A,他找到两位相关的决策核心的审核人员。这位男士A刻意隐藏自己的意图并很客气地向对方提出饭局的邀约。这两位一男一女,我们暂且以代号BC称呼他们,他们没有联想到其他意图,于是就答应赴约。饭局结束后,这位男士A提出他的意图,他希望对方能够保证推荐他获得这高位,然而,他却被B拒绝了。这位男士A恼羞成怒,他竟当场爆打BC。最后,这位男士A不但其意图没有达成,还被BC控告伤害他人。

 

佛教中布施得善报不是人为动心机、动心念刻意求来的,也不是人为盘算来的


佛教中布施得善报,得到回馈,这有有形的回报,即财富;有无形的回报,即智慧。这种福报不是人为动心机、动心念刻意求来的,也不是人为盘算来的,而是自然而然,机缘到了,这个善报因缘就自然呈现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努力,它就会自然发生,而是我们仍然必须在我们个人的道德修持及世间专业领域积极进修及实践。这是一种自我要求,而不是向外攀缘的现象。

 

俗称「搏感情」(意思是尽最大的努力,获得友谊),是一种人际交往技巧,却往往被有心机的人错用。


可惜,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却用尽心机,处心积虑,谋算以小搏大,透过施与对方小恩小惠(送礼),而图谋更大的利益回报。这种有心机的深沉图谋,许多人会在官场上、商场上、职场上或一般人际关系上运用。俗称「搏感情」(意思是尽最大的努力,获得友谊),是一种人际交往技巧,却往往被有心机的人错用。或许,有些憨厚的人碍于陌生的情面,可能会买单,让这些有心机的人达到目的。但是,如果将这种手段错误地运用在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上,或有交情的朋友上,最后都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疏离,甚至从此不相往来。人家看清楚这种人的真实面目,怎么可能再跟这种人交往?如果是您,您愿意跟这种心机深沉的人再继续交往吗?

 

您知道吗?这种俗称「搏感情」的手法,在官场上,在商场上、在职场上,在一般人际交往上,错误运用后,最后都搏到哪里去?都搏到犯罪去了。就是这位心机暗沉的人拖着一群人犯罪进牢里去了。这种往往障碍于人际交往情面而不辨是非,在的情况下,最后就构成一种集体犯罪行为。这在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相关的社会新闻报导。


交往的基础是基于平等的原则。

 

一般人际交往技巧是基于平等互惠的原则,礼尚往来。这个交往的基础是基于平等的原则。透过平等互惠的交流,不但达到彼此相互了解,减少彼此误会,也达到彼此相互协助、相互提升知识与智能,让彼此的关系和谐,彼此的个人能力及生活经济水平都能相对提升,达到彼此正面性的、积极性的互助互利的对等的效果。

 

可惜,对于一位心机深沉的人,他们会误解并且误用人际关系技巧的平等互惠原则。他们以为自己在运用人际关系技巧的平等互惠原则,其实自己内心已经参杂了许多不单纯的动机和意念,并且已经存在自私利己,且存有对他人不平等的利益要求。他们看似善意的慷慨,看似惠他的举动,其实带有深沉谋算的利己动机,最终的目的其实是损害别人的利益,以求自己获得巨大的利益。这其中的彼此关系,看似互惠,其实已经存在严重不对等的关系。可惜这位被心机深沉所操纵的人,当下却不明白这一点。而這位心機深沉的操縱人當然不會清楚認知平等互惠原則。

 

对于任何心机的行为,以求自私自利的行为,我们应当避免,以免自造罪业,伤害自己和他人。


作为一位修行者,当对以上所提及的一切觉察和警惕。如果修行者以单纯的心态修行学佛,并以「三轮体空」的涵义看待这些心机深沉的人的布施,就容易让自己步入这些心机深沉的人所设下的陷阱之中并因此被勒索和陷害。话说有一位知名的人出家学佛,当她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她自己开设佛教道场。她有一位女弟子经常布施金钱供养道场和这位法师,并且很热心地说出要捐出多少钱帮忙这位女法师成就广大的佛教道场。但是,这位女弟子说她需要使用她公公的土地向银行借钱,并且需要这位出家女师帮忙,当保证人并签立本票。这位出家女师基于与这位女弟子的熟识交情,不疑有,就信任这位女弟子。这位出家女师就当保证人并签立本票。结果这位女弟子竟然跳票逃跑,导致这位出家女师背负庞大的债务。我观这位出家女师的原始动机是单纯地想要弘法利生,成就佛教道场。可惜她却被这位心机深沉的女弟子所设计陷害。当然,最后这位慈悲的法师为了避免她这位女弟子再去设计陷害其他法师,因此,痛下决心对这位女弟子向法院提起告诉。

 

当然,无论您是不是一位修行者,都要对此有所觉察和警惕,避免掉入别人所设的陷阱而被勒索。更要警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任何心机的行为,以求自私自利的行为,我们应当避免,以免自造罪业,伤害自己和他人。


2021年10月27日星期三

第十五章:询问力量和光明


佛说四十二章经    (  15 章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15章:询问力量和光明

一位沙门问佛陀:“什么是更多的力量? 什么是最光明的?“佛陀回答说:”忍受羞辱是更多的力量,因为没有恶意,加上心中的和平和健康。 没有恶意的忍辱的人将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心的污垢被移除并结束,没有污垢的清净是最明亮的。 从没有天空和陆地,直到今天在十个方向上存在的所有东西,没有什么是不可见的,没有什么是不可知的,并且没有什么是不可听见的。 获得所有智慧可称为光明。

 

 

封闭自己,独自生活,无法实践对屈辱的宽容,也无法证明内心的平静。

 

在佛陀的教义中,沙门是指跟随佛陀的道路并成为他的弟子的和尚。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跟随释迦牟尼佛的僧人有500多人。事实上,释迦牟尼佛并不孤单。

 

在历史上和现代,一些和尚或尼姑选择远离众生。他们独自一人住在一间小屋里,每天念诵佛经,静坐打坐。同时,他们也需要每天有人为他们送饭。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苦行,是佛陀的教法之一。持续时间可以是一年到三年。当他们完成这样的闭关,从小屋出来的那一刻,就受到弟子们的欢呼,称他们为师父或圣人。然后,他们可能会为这次经历感到自豪,因为他们认为一般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当然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 可能适合一些人修行佛法。 我没有意见。 但是,问题是什么? 想想看。

 

就连悉达多(释迦牟尼佛的世间名号),他在苦行中也没有离开同伴,也没有独自生活。 与此同时,他没有要求任何人为他送饭。 佛陀关于寂静、宽容的教义是在心里,而不是在形式或任何外表上。

 

每天将自己关在小屋里,远离众生,并不能真正证明空、无、寂、忍的真谛。 只有无知的大众才会认为,这种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远离众生的方式,才能证明空、无、静、忍的真理。 所以,要学佛,要确定自己不是一位无明的人。

 

在台湾,曾有一位尼姑接受弟子供养的土地和房屋。 然后,她一个人住在一座山上的房子里。 她以为,隐退于众,才能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宁静。 那就是修行佛法。 不幸的是,她被绑架,威胁和杀害,因为邪恶的人贪婪,想要她的土地和房子。 而没有人能帮她。 连菩萨都帮不了她。

 

所以,无相(无现象)的状态,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平静,不是来自于封闭自己和远离公众。 为什么? 如果没有人,没有现象,我们如何、在何处、对谁、对什么进行宽容?

 

珍惜我们的佛性,做一个宽容的人。

 

让我们回到主题。 沙门问佛:“谁的力量更大? 什么是最大的光明? 这里的力不是指暴力,而是指良好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力量。

 

佛陀对他说:“忍辱者更有力。 那是因为没有恶意,心中有平安与健康。”

 

你经历过屈辱吗? 或者你有没有想过羞辱别人的想法? 观察人类的这种行为需要一些心理学概念和佛陀的教导。 如果您曾经阅读过本博客的第 67 8 章,您就会从佛陀的教义中获得一些基本概念。

 

为什么人忍受任何屈辱就会有更大的力量?那是因为这样的人没有恶意,心平气和,心理健康。但是,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羞辱别人吗?

 

正如我们在心理学中所观察到的那样,那些更容易羞辱他人的人是自尊心和自信度低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更有可能出于恶意而羞辱他人。一般来说,他们有比较嫉妒别人的表现。换句话说,他们觉得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变小了。因此,他们必须通过羞辱他人来展示自己的力量,以达到对局势的控制。通过这样的行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个人权力得到了提升。

 

正如我们在佛陀的教法中从外在和内在的打坐和观察,那些更容易羞辱他人的人,基本上是因为他们的个人五毒,即贪婪、瞋心、愚痴、傲慢、猜疑。

 

这种羞辱他人的行为可能表现在对生活财富和事业权力的贪婪,或对性欲或爱情的痴迷,或因对他人的傲慢或猜疑,从而产生仇恨或怨恨。 因此,他们通过羞辱他人来攻击他人,以达到控制局面和自私的目的。

 

此外,所有的现象或情况都是由某些原因和条件造成的。 将任何因缘一一拆解,我们会发现一切现象或情况的本质都是空性、虚无和静止。 那么,受辱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

 

当我们体悟到屈辱现象的本质是空性、虚无、寂静时,我们还能容忍什么?事实是,没有屈辱和宽容。而我们不需要容忍,更不需要有仇恨或怨恨的心,因为屈辱只是一种幻觉,随时可能消失。所以我们不需要纠结于屈辱的境地。这就是佛法的深意。但是,一般人很难理解和实现。

 

在佛眼中,羞辱他人的人是可悲可叹的,因为他们失去了最宝贵的佛性。完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佛性,对一切众生有慈悲心和同理心,保持自己的自尊和信心,没有恶意,没有仇恨或怨恨,这样才能容忍那些失落的行为。它还使我们为我们的心理健康奠定了积极的基础。因此,它可以使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真正的力量就这样在寂静无形中自然而渐进地形成。

 

“宽容并且没有恶意的人,绝对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宽容并且没有恶意的人,有豁达和善良的一面。 这些质量可以被人类感受到,甚至是神或上帝。 这就是为什么这样宽容的人会受到尊重。

 

任何念头都是心的污垢。

 

“心中的污垢被清除并结束。 清净无垢,才是最光明。” 什么是心的污垢? 一般言说教法中,凡伤害众生、伤害自己的恶念、邪恶的心态、邪恶的情绪、邪恶的行为,皆为心垢。

 

但是,如何定义什么是邪恶呢?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故意扭曲人权、民主、信仰、正义、自由、幸福、公益或平等的含义? 他们用歪曲的理论或概念来欺骗公众,令我们惊讶的是,相信和支持它的人,甚至愿意为它做奴隶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做恶事的恶人。 相反,他们认为自己是好人,是正义的化身,做正确的事。

 

如果有 10 个人遵循扭曲的理论或概念,并认为这种理论或概念是正义的,并且他们做了正确的事情,那么剩下的人可能会质疑自己,我错了吗? 因此,对于善恶的任何定义或解释,都有可能被辩论、争论或扭曲。 因此,我们应该明智地摆脱它,寻找真相。 并确保我们不会被任何扭曲的理论或概念绑架,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合理。

 

有一位伟大的禅师惠能,中国唐代第六位禅宗创始人。 他曾经说过,“不要想善恶。(不思善,不思恶。) 佛法深奥,空性无善无恶。 此外,善恶的概念是一个相反的概念,更容易被人类以任何理由和条件操纵。 总之,我们最好跳出善恶的框架。

 

因此,总而言之,任何思想都是心的污垢,无论任何思想被定义为善或恶。 因为任何思想都容易受到内在或外在条件的影响或扭曲,从而有可能被扭曲而成为恶念。同样的道理,恶念也有可能被包装并扭曲成善行。但是,人们宣传的是正义与平等。 此外,人们更容易盲目地坚持善恶,而不是合乎逻辑地思考。 这就是为什么任何思想都是心的污垢这样的道理,一般人是不容易理解的。

 

任何思想,如果缺乏理解它的能力和智慧,在生活中更容易被错误理解和误用。 所以,中国唐代第一位禅宗祖师佛法禅师曾说过:“念头一生,罪也同时发生。”

 

内心五毒使人不光明。

 

所以,在一般佛法中,五毒是比较容易提到的。 什么是五毒? 它们是贪婪、仇恨和怨恨、痴迷、狂妄和猜疑 (贪嗔痴慢疑) 这五种毒是心理状态,人类可以观察和感知到的,即使它们没有被定义并且被任何看起来很聪明的优势方法所覆盖。

 

但是,一般人都缺乏感知自己五毒的能力和智慧,更谈不上感知他人。 因此,他们遵循自己的内在五毒,做任何有害的事情,毒害自己和他人。 因此,这五种毒,以及由这五种毒引起的任何思想或行为,都被视为心的污垢。 他们就像厚厚的灰尘可以遮住心灵的光芒。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拥有五毒的人不是光明的人。

 

清净心使人体自发光。

 

根据科学研究,人体至少可以发出七种颜色的光。但是,每个人身上的光色都不一样,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我推测释迦牟尼佛在打坐时,可以看到每个人身上的光色。佛经中,当释迦牟尼佛要讲佛法时,经常提到释迦牟尼佛从口中发光。

 

对释迦牟尼佛来说,他心中的污垢已经被清除了,他的身体自然可以自行发光,就像阳光一样明亮。所以他说:“心的污垢除尽,清净无垢最亮。”他已经证明了自己。若能除净心垢,即无五毒,无此恶业,无此恶念,也可证清净心无垢,为最光明。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是纯净的光。 大多数情况下,光是白色、黄色或橙色的光。 只有少数人是紫色的光芒。 出现这样的光,说明他们的心是纯善的,五毒少,甚至没有五毒。

 

世界的起源

 

在佛陀的教导中,沙门也很好奇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向佛陀提出这样的问题。 佛陀说,充满欲望和爱的思想(念头)是无明无光的,思想(念头)一旦诞生,世界就同时形成。(这里的爱,是指贪爱的意思。)

 

所以,这不是我们想象的外部物质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也不是由谁创造的。 相反,佛陀要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是由我们的本意形成和创造的,在我们的婴儿身体出生之前,甚至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自己前世的所作所为将决定自己来生的世界)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由我们的思想决定的命运。 这样的世界和命运不属于别人,而是属于自己。

 

我们的外在或内在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或者它是什么,实际上取决于我们的思想和心灵,而不取决于任何神或任何其他人。 此外,一旦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被消除,我们的外在或内在世界也同时结束。 也意味着一旦消除了一个五毒的念头,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个邪恶的世界也就结束了。

 

在佛的观念中,世界,包括宇宙,无论是什么,都是幻觉。 世界的起源来自一个思想 (念头) 一旦一个念头诞生,一个世界(幻觉)就会同时诞生。 一旦消除了一个念头,一个世界(幻觉)也同时结束。

 

那么,物质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 佛陀说它是从无始无终形成的。 也就是说,它是从无念和无中形成的。 所以佛说:“从无天无地到今日”。 而且,宇宙或世界本身没有它想要成为的样子。 此外,它不是由特殊的人创造的。

 

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物质世界都是因缘而形成的。 事实上,这是混乱,没有规则。 形成的也是随机的,消失的也是随机的。 换句话说,没有人能够控制宇宙或物质世界,更不用说征服它了。 例如,气候变化和地震大多是人类无法控制的。 在现代技术中,我们可能会预测它。 但是,我们无法控制它不发生。

 

所以,在佛教中,没有世界末日(物质世界的尽头)这样的概念。 其次,佛陀说人类经历了无数世代。 它是按照人的生命来计算的。 在无数远古时代,人类的寿命可达1000年。 那个时候,人心是非常纯洁善良的。 同时,还有佛。 但是,不是释迦牟尼佛。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寿命可能只有100岁。 那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心不那么纯洁,因此会有更多的恶念和恶行,导致人的寿命减少。

 

人类的起源

 

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地上的人,本是从光音天来的。 他们的身体透明而发光,非常轻,几乎没有重量。 同时,他们可以从光和音的天堂飞到地球,飞回自己的家。 哇! 他们不需要幽浮。

 

他们中的一些人贪婪地吃着地球上生长的甘甜可口的食物,从而使他们的身体过于沉重而无法飞回家。 此后,他们开始有性欲,并在体内发育男性器官和女性器官。 然后他们成为人类的第一个祖先。

 

时至今日,我推测光与音天堂的人类,仍会在脑海中不断地透过光与音与我们交流。 那就是心与心的交流。 但是,地球上只有少数清心的人能够感知和接受他们的信息。 这样纯洁的人一旦死在地球上,他们原本的灵魂就会回到光音天的家,不管这个天叫什么。

 

因此,无论它的外观或名称如何,我们可能会有一个疑问。 有没有可能上帝或任何神是光和音天堂人类的一员?

 

自然智慧的精神开放 (自然智的神通)

 

“从无天无地到今日,十方皆有,无不可见、不可知、不可闻之物。 得一切智慧,可谓光明。”

 

上面的每一个字我们都知道。 然而,这一段的全部意义超出了我们的知识和经验。 即使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也不代表没有这样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智慧。 为什么? 那是因为它实际上是释迦牟尼佛所实践和证明的,是由他传授给我们的。

 

在包括西藏在内的印度和中国的历史上,拥有这种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佛教僧尼很少被记录在书中。 在汉语的音译中,这种实践经验和能力被称为“神通”。 它的含义被我翻译为「《精神开放(灵性开放)」。 有些人将其含义翻译为神奇的力量。 在一些佛经中,我把它的意思翻译为奇妙的精神力量。

 

这里的精神()是指自我精神(自灵)和他人精神(他灵)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它意味着自我精神(自灵) 扩大「开放」的含义还包括以下含义:通过,连接,交流,去,看,听,知道,感知,自由或无障碍,无烦恼。 将这些意义联系起来,归为六种神通 (灵性的开放或精神的自由开放)

 

据我所知,我将它们从中文翻译成英文如下:

 

脚的灵开 (神足通)

理解他人心智的灵性开放 (他心通)

天耳灵开 (天耳通)

天眼灵开 (天眼通)

感知命运的灵性开放 (宿命通)

漏尽的灵性开放(无忧之神通力)(漏尽通)

 

灵通(神通)也有自灵 (自神)对他灵(他神)敞开的意思,可以与他灵(他神)在心智上进行连接和交流,自我灵也可以感知到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再者,通灵(神通)也意味着自灵能看到别人的神灵所做的事,能听到他们所说的,能感知他们所想的。 同时,当我们在打坐或睡觉时,自我精神(自我灵,自神)可以自由地去任何地方。

 

在佛的状态下,证明了漏尽神通的能力(心中无忧,自然拥有神开)。 这意味着在佛的状态下,他或她已经证明心中没有烦恼。 这里的被描述为担忧烦恼 「尽」就是结束的意思。当漏结束,也就是任何烦恼都消除之时,个人的神通灵力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只有佛陀有这个能力。

 

这种能力和功能是基于自我精神的开放性。 这也意味着自我精神没有障碍,它可以自由地做、来去、看、听和感知任何事情。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自我精神存在于活体中,但不排除死者。 对于死者来说,死的是身体,而不是自我精神(自我灵魂) 无论身体是生是死,自性都有自己的意识(神灵)

 

所以,即使是死人,他们的自我精神(自我灵魂)也可以在一些特殊和需要的情况下与我们联系和交流。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通过做梦而相互联系。 但是,对于一些学佛好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直接交流,除了通过梦境。

 

对于大众来说,这种敞开心灵的概念和能力是很难理解的,更别提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了。 对他们来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如上所述,光音天界的人类,天生就有这种能力,可以随意使用。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大量的记载,天上人传授治法制度和文化给地球上的人类。 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尤其是君王或有德行的领袖,可以直接与天上的人联系沟通,得到他们的帮助。 即使在今天,他们仍然在许多方面不断地帮助我们。 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天上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那么,我们可能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我精神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做到这一点? 总之,佛陀的一切教法,都能激发我们这样的能力。 目前来看,有两个关键点可以让我们激发出这样的能力。 一是在文章《让心安宁,不再恐惧和痛苦(更新于2019/07/11)》(浅谈《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另一个在本章。 综上所述,保持内心平静、清净、无恶意、无障碍,是激发我们显现这种能力的基础。 因而获得一切智慧就是光明。

 

所以,我们可能还有一个问题。 AI人工智能有这样的能力吗? 它真的能控制或毁灭人类吗? 您认为AI人工智能可以控制或破坏空虚、虚无或静止吗?

 

通灵(神通)一直被一般人视为某种神奇或奇妙的力量。 一些无知的人欺骗大众,说他们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产生治愈疾病的药物,或者他们可以用他们的神奇力量改变人们的命运由坏到好。 不幸的是,很多无知的人愿意被欺骗并相信这是真的。

 

如果我们学佛学好,深刻领会佛法,就会知道神通是每个人的本能与智慧。 大多数人无法出现,也无法使用这种自然力量。 那是因为他们的自然智慧没有受到启发。

 

事实上,佛陀教法的最大亮点就是启发我们的自然智慧。 剩下的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方法。 那么,如何启迪我们这种天生的力量呢? 其知识与方法收录于佛说四十二章佛经中。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我们必须将这些知识和方法付诸实践,并将其转化为我们的生活智慧。

 

综上所述,就是智慧与慈悲,将智慧与慈悲付诸于日常生活中。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自然力量,神通(Sentong)就会自然出现,我们就会知道如何用我们的智能正确地使用它。 一旦我们的自然智慧真正得到启发,我们绝对不敢欺骗大众。

 

再者,依靠无知者的盲目神通,还不如靠自己的神通,如果我们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和原则。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的这种自我能力,由于我们从政府的教育,或在家庭和社会中代代相传的教育而丧失。

 

在台湾和美国,一些著名的机构花费巨资进行精神开放(神通)的研究,其中一些费用是由政府赞助的。 然后他们发表论文或书籍。 我对此没有意见。 但是,你认为释迦牟尼佛花费巨资去认识和获得灵通(神通)吗?

 

在历史上,你有没有发现有人声称自己是任何神或任何具有神奇力量的精神的代理人? 然后,他们运用这种意志来控制他人的思想、意志或行动。 甚至证明自己是神。 他们说如果人们不相信他,人们就必须下地狱,并且允许被杀死。 这样的想法真是愚弄大众。 神权政治是一种不平等的思想。 事实上,这是一种封闭的思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平静。 然后,我们知道他们真的缺乏智慧和慈悲。

 

只有在虚心中,才能修持智慧与慈悲,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平和,什么是知道十方一切事物。 十个方向包括空间和时间(过去和未来) (十个方向就是指立体的宇宙) 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获得一切智慧。

 

加入光明,与尘埃共存。 (和其光,同其尘。)

 

有一句中国话「和其光,同其尘」,“加入光,与尘共存。(加入其他光,与其他尘埃在一起。)”光明意味着那些证明了和平,内心纯洁的人。 心中没有恶意,也没有障碍,同时他们获得了自然的智慧,一切的智慧。 根据佛陀的教导,这样的境界和这样的人被称为光明。 相反,尘土是指那些还没有获得智慧启发的人。 他们的心是封闭的,有更多的五毒,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许多烦恼和忧虑。 这样的境界和这样的人是无光的,因而形成了心中的障碍。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旦我们证明了道,我们就加入了菩萨或佛陀的善行。 其次,也意味着我们在学佛、走菩萨道的时候,不应该鄙视、排斥那些还没有开悟的人。 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们虽然证道了,但在这个自性上没有区别。 总之,它让我们去除了自负,以谦虚的态度与众生在一起。

 

让我们回到现实问题。 我们可能有一个问题。 上面所说的能让我们变得富有?

 

如果我们有能力知道一切,有智慧应付一切麻烦,你认为我们还是一个穷人吗? 换言之,无形财富是有形财富的基础。 那就是无形的财富可以创造有形的财富。 明白了上述道理和原则,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应用,我们就永远不会是一个穷人。 所以佛陀说,佛性就像一颗无价的宝珠,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可以在现实中实现并成为真正的财富。 所以,好好珍惜,好吗?

 

英文:Chapter 15: Ask about the force and brightness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