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

别人的人生,谁都背负不起。


作者:许道清(Hsu, TaoqingTao Qing Hsu

 

话说大男人主义者想要娶老婆,就会霸气地跟女友说:我们结婚后,我养妳。意思就是说,妳的食衣住行娱乐所有费用,以及子女的教养费,以及孝养妳父母的孝养金,以及友爱妳兄弟姐妹的友爱费用,这些所有的成本,费用通通由我这大男人买单,而且我这大男人所赚的一切薪资都交给妳管理。如果妳是女性,听到男人这么说,是不是心动,愿意点头嫁了?

 

又话说有年轻女性抱怨她的男友与她交往,任何费用都要跟她AA制(意思就是说,共同的生活费用开销,都是两人平均分摊),连一些小费用都要跟她计较,她都要质疑她男友到底爱不爱她。

 

如果妳是女性,妳会选择婚后所有生活费用都让丈夫负责,然后,家庭的财产和现金都归自己管控,最好都过户在自己名下;还是选择两人平均分摊,各自的钱财各自管理?当然,事实没有这么简单的切一为二。因为,一位聪慧贤能的女性在家庭中所付出的劳力和心力,有时候是无法用金钱物质来衡量。而且,现实的婚姻状况百百种,也不是就这么两种分法。

 

我以这些例子为引言,来谈谈我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台湾有些家族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所谓重男轻女,是针对一个家庭中的儿子女儿来说。如果妳在这种家族的身份是媳妇,那就不是了。在这种家族,当媳妇比当女儿幸运,更加幸福。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连带的也关爱与他有关的人或物)。意思就是说,做父母的因为重视及疼爱儿子,将家庭所有的资源及家产都留给儿子,所以连媳妇也一起疼爱入心,一点都舍不得儿子媳妇吃苦,那当然更舍不得孙子吃苦。

 

这种重男轻女家族的长辈,这些做父母的,资源及家产不会留给女儿,但是,会帮女儿找一个也是一样重男轻女的家庭,会将资源及家产留给儿子的人,这样女儿嫁到夫家,当人家的媳妇,吃穿不用愁,一样可以幸福。不过,我真的要告诉妳,那也得这女儿有这种命才遇得到。

 

这样的家族普遍存在台湾社会。是台湾人文风景的样貌之一。当然,这种家族习惯也是延续中国传统社会而来。所以,这就成了一种既定成俗、根深蒂固的观念,甚至被认为是应当如此的观念。好像如果你违背了这个观念,违背了这种习俗,违背了这种作法,就是你的不对。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将资源及家产留给儿子,让儿子媳妇和孙子享现成的福,就是你这做长辈的不是,就是你这做丈夫的无能。

 

话说有女性就是持这种观念嫁到夫家,夫家供吃供住。但是,夫家的资源和家产也不是自己会从天上掉下来,也是需要人劳心劳力去将它经营,才能累积这些资产。在传统劳力密集的年代,如果生的儿子多,父母就必须牺牲其中一个儿子,让他不再上学而留在家里帮忙,并让他早日娶妻生子来帮忙家务,累积资产,供其他兄弟有足够的资本和条件娶妻生子。同样地,如果生的女儿多,这些未出嫁的女儿,都是必需付出心力来帮忙,才能帮助父母累积资产,供自己的兄弟有足够资本和底气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话说有一个家庭经营生意,早年都靠女儿帮忙,撑起这个家,累积家产,让兄弟有资本可以娶妻生子。当这些大姑小姑陆续出嫁了。人力不足。因此,有人妻在夫家,被夫家要求帮忙经营生意,就一脸不悦,觉得夫家没有善待她,竟然要求她做这种像服务生的事,像洗碗婆的事,将她当下人在使唤。她是嫁过来要享福的,不是来吃苦的。怎知在她帮夫家做事后两年,她明白做这生意赚很多钱。因此,就动念想要夺取这生意的主导权,小夫妻俩三不五十就跟父母/公婆大闹一场,就是要逼迫父母/公婆将生意的主导权转给他们,让他们掌握经营生意的经济权。父母/公婆被迫无耐之下,想说再怎样这生意将来终究也是要留给儿子媳妇去经营,只是早放手,晚放手而已。于是就放手给儿子媳妇经营。两个白目的儿媳,赚了一点钱,不过经营一年,缺乏人力帮忙,受不了苦,就将这做了三四十年的祖业收了。两个幼小的小孩还嗷嗷待哺,他们夫妻俩只好赶紧去依靠亲友,当打工仔,来养活自己的小家庭。

 

两年后,她的小叔要结婚了,人家女方答应的条件,要求要有一栋房(人家长辈是绝不可能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到人家家里吃苦当吃补的,出面谈条件就是要有一栋房)。小叔的父母刚好有一栋房借名登记在这两个儿子名下,因此要求长子拿出估价这栋房一半的钱给次子买房,这栋房就完全归长子所有。但是,这对长子长媳都不同意,很生气地说他们拿不出这些钱,死都不愿意拿出来。父母被迫无耐,只好拿出自己的养老金来帮长子买单,给次子买房娶妻用。这时,登记在两个儿子名下的房就完全归长子所有。

 

我们看到这位长子因为养妻小的压力所逼,将所有家产和资源都据为己有。有这样的基础,也让他们快速累积财富,能够额外置产,再买一栋房登记在太太名下。买新房买新车,让他们在亲友间很有面子,每天都笑得很开心。照道理说,他们的生活应该过得不错。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人妻仍然不满足,三不五十就跟她丈夫大吵大闹,怨恨婆家和丈夫亏待她,没有让她当贵妇,又怨恨丈夫所赚的钱没有让她管,所以她气到也不煮饭给老公吃,也不帮老公洗衣服。婆婆在知道这媳妇的资质德性才能不足之后,也不敢再使唤她做事,好坏就随她去了。婆婆连养老都不敢寄望这对儿媳孝养。那远在天边的次子次媳更是不敢指望了。那么婆婆最后能指望谁来帮她养老?首位当然是那单身的女儿,次位就是那已出嫁的女儿,最后才是儿子。

 

又话说当年有一位年轻少女,国中毕业后就到一位认识的亲友家的店面受他们雇用,学一技之长以备将来谋生之用,这位店面的老板,夫妻俩是人家家族的长子长媳,这原生家族经营生意赚很多钱,安置了不少房产地产。在家族财产分配上,这位店面的老板夫妻当然是给自己分配最大块、最值钱的土地。这对老板夫妻的长子是家族的长孙,比那位年轻少女长几岁。在台湾传统社会的观念里,长孙还可以多分配一份家产,因为他肩负家族祭祀捧斗的功能。

 

这位年轻少女家庭贫穷,在这个家庭待了一阵子,耳闻不少,眼前有这样好的机会,如果能够嫁进这样好的优渥家庭,怎能错过。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后,也如她所愿,带球嫁进这个家庭,也幸运地第一胎就生儿子。她的儿子就是这个家族的长孙,将来家产分配,她儿子又可以多分配一份。也许家族的财富和丈夫的薪水够用,所以,她就靠夫家养,连续生了几个儿子,一生都不需要出去工作。

 

她这位做丈夫的,仅管有着有钱的父母,他自己倒是很有志气,想要靠自己的能力创业来养老婆和小孩,怎知创业不如人意,欠一屁股债,拖累父母帮他还债,还帮他养妻小。不只他的父母帮他,还拖累兄弟姐妹来帮他负担养妻小的成本。就这样帮着帮着,这些孙子也长大成家了。这对有钱的爷爷奶奶还得继续帮这些孙子养老婆养小孩。

 

再说,有一位已过世的老妇人,没受什么教育,也没有甚么技能和才能。她们早年就是重男轻女的传统社会,没什么现代化思想的刺激和启发。所以,在她的观念里,她将来就是要出嫁,在家当家庭主妇,相夫教子,把家庭照顾好就好。丈夫就是要主外,赚钱养家。她就只有这样单纯的思维。

 

然而,嫁到人家夫家,夫家的小叔小姑都还小,尚未成年。在夫家,人家也不可能供妳白吃白住。夫家也有一大口人要养。公婆也是要出外赚钱养家的。所以,她嫁到夫家是要做很多家务事的,必需帮忙照顾和养育这些小叔小姑。早期那有什么洗衣机,一大家庭的衣服都必需用手洗。老妇人主内,能不洗衣服?当然是洗到手酸腰酸背痛。能不煮饭?清晨四点就必须起床煮饭帮小叔小姑带便当。你以为当年学校有午膳,还政府出钱?当然是没这回事。这大家庭本身也是一个家庭食品加工厂,必需在家里帮忙食品加工,将加工好的食品运到市场去卖。大家庭所赚取的财产,所置的房产地产,等到这些小叔们娶妻生子,在家族财产分配上,这些叔伯连同长辈竟将她们夫妻排挤在外。让她们夫妻吃很大的闷亏。简单一句话,就是这对夫妻被家族当作廉价劳工在利用。即使她自己这样辛苦过来,但是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她还是一样灌输给子女,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意思就是说,男人就是要负责养老婆和小孩。话说因为她老公没有尽责让她享福,而让她生活过得辛苦,因此也让她抱怨她老公一辈子。如果你是她老公,你觉得冤不冤呢?

 

有男人就是在父母这种传统观念下,认为自己应该担起责任,负责养老婆和小孩。但是,我发现有些男人他担起责任的方式不是靠自己努力,而是靠别人的努力。所以我才说,你的享福,说不定是别人付出与牺牲的结果。但是,你自己不一定有这种自我认知。这是我对台湾社会的观察。怎么说?如果您看到上述我所举例的一些说明,您大概略知一二。其他的表面事相或许有些差异,但本质上大概离不开这些情境。有男人会抗议说,你是没看到我每天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吗?我三高(血压过高,胆固醇过高,血脂过高)都上身了,你是没看到我的辛苦吗?(不过,就我的观察,是太享口福之欲了吧!)我不否认,这种男人很积极努力工作赚钱养家。毕竟,在台湾这种家族紧密的关系下,一个男人不正常工作赚钱养家,是会被家族的男性瞧不起的。男性通常都很爱面子的。不管你是上述这种男人之一,或是你是这种靠男人养的老婆之一,我真的要提醒你们,你们其实已经拖累你周遭的亲友,但是,你们自己没有这种自觉。所以,您有没有发现上述重男轻女的社会问题所在?这种社会问题会让男性因为养妻小的压力而生起贪婪之心,有着不善的心机去占人便宜,去独揽家产和资源,甚至不惜去欺负他人。不只如此,已婚的女性,这位嫁进门的媳妇,也懂得用心机去独霸家产和资源,甚至欺负她的男人或男人原生家庭的兄弟姊妹。说真的,如果娶进这种媳妇,真的是家门不幸。

 

身为一位学佛者,我的本性和直觉会从佛法的因果关系来分析这种现象,让社会大众自己能够自我警惕。占人便宜所得来的利益或许可以让自己和妻小享得一些小富,但是,自己和子孙绝对成不了巨富。当下或许夫妻俩很好过日子,但是,他们的儿孙却未必能像他们一样过好的日子。人家说,富不过三代。用占人便宜来的家产和财富来养老婆和小孩,绝对很难富过三代。其次,用占人便宜来的家产和财富来养老婆和小孩,子孙通常发展不好,也就是说在事业上或在家庭上或在健康上,恐怕是很难如意圆满,他们生命的挫折会更加严重,甚至会轻生,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再者这些占人便宜来的家产早晚也会被子孙破败,在命理上叫做「破败祖业」,就是这些子孙有破败祖业的因缘和现象会发生。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用心计和手段在家族里占父母及兄弟姊妹家产上的便宜,强占家产用来养老婆和小孩,通常这样的老婆在心态上也是可议的,也是有问题的。这样的女性在养育子女上,在给子女的观念上,通常也是有问题的。这也是为什么她的子女会发展不好的原因之一。这就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问题。但是,很可惜的,这些在家族中会强占家产或在财产分配上强占兄弟姊妹的便宜,他本人和他的妻子并不会认为他们做错甚么。他们甚至认为他们所做的都是对的,都是自己应得的,一切分配都是公平的。换句话说,你要让他们吃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很可惜的是,当他们的人生遭遇到重大挫败,忧郁症或焦虑症缠身,甚至有一念想要轻生,他们仍然不清楚他们到底做错甚么,更别说清楚知道自己已经罹患忧郁症或焦虑症。您知道吗?就我多年的观察,一位智能障碍者通常不会明白自己是智能障碍者。事实上,很多智能正常的人,当他们在道德与价值观上出现问题时,他们通常也没有这种自觉的。当您跟他们讲道理时,或者跟他们吵架时,最后,您会发现自己白费力气,反而显得自己愚蠢了。这时候怎么办?我们就是放下,让他们自己因果自负。就是让他们自己承受自己造业后的因缘果报。

 

我在紫微斗数命理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个人的命运走向竟然有好几条选项。换句话说,命运它本身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这有点类似在走迷宫,有好几条路线和选择,有不同的入口,也有不同的出口。我这样举例说明,或许你比较容易明白。譬如说,起走点有ABCD,它们相对应的终点就是ArBrCrDr。这个「r」就是英文「result」,就是「结果」的意思。假设你选择起走点是A,那么它相对应的终点就是Ar,其他以此类推。所以,ABCD 我们可以将它当作人生起因,你选择甚么「因」,就会走向甚么「果」。中间路线就像迷宫绕来绕去,就像人生必须经过一些起起伏伏的过程。所以,我发现一个人会富有享福,他命中是有因的。就算有人是从祖产分配中占便宜来的,那也得他命中祖或父积德,才有这些祖产让他来占兄弟姊妹的便宜。如果没有这些祖产家产,他能从家族的家产上占到甚么便宜?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这个人有祖产可分配可享福,但是,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就是他不占兄弟姊妹的便宜,这就是另外一种「因」的选择,他自然会走向不同的「果」。他一样是可以富有享福,而他的子孙的人生将会更加如意圆满,更有发展和成就。其他选择和因果也可依此类推。话说有一位仙逝许久的前辈,他就是祖产一分都未取,全部留给弟弟。这位前辈结婚后,与妻子共同白手起家,赚很多钱,置很多家产,儿女都相当富有,事业婚姻也发展得不错,子孙满堂兴旺,三代和乐融融。您知道吗?这位前辈对于祖产一分都未取,也得他的老婆支持和同意,就是因为他有一位这样贤慧持家的老婆,即使在这位前辈过世后,他的兄弟姊妹仍然经常来探望这位前辈的老婆和子孙,彼此关系融洽,互动良好。早一辈的人的父母容易早逝,兄弟姊妹都还幼小。人家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长兄长嫂如果心胸宽大,愿意靠自己的劳力和心力辛苦付出,照顾弟弟妹妹,都会得到弟弟妹妹的尊敬,自己家族子孙都会很有福报。可惜,并不是每一位长兄长嫂都有如此的胸襟和智慧。

 

话说回来,许多愚痴的父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相传给自己的儿子这种担起养妻小的责任,许多年轻女性也因此认为自己结婚后给丈夫养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不愿意在夫家的原生家庭付出心力和劳力。但是,我要严肃地告诉这些年轻男性,你老婆的人生,你真的背负不起。更何况是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姊妹,你的其他亲友,更是背负不起你老婆的人生。我也要严肃地告诉这些年轻女性,你自己的人生,别人真的背负不起,就算是妳的丈夫,妳的子女,也都背负不起妳的人生。有些不懂事理的年轻男性,将女友或老婆带回家给父母或姊妹帮忙养,内心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这样的女友或老婆在这种情况下,也认为应该的,吃住在男人家里,真的就当作是自己的家了,不仅当作是自己的家,还让长辈和大姑或小姑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也不用煮饭,也不用洗碗,也不用帮忙整理家务的清扫工作。吃完饭,洗完澡,跟着老公拍拍屁股就走人。好开心喔!她的男人将她当公主养,她以为她男人的家人也应该一样将她当公主养,让她觉得自己真是嫁对人了,觉得好自豪,觉得人生好幸福,每天都笑开怀。她甚至还瞧不起大姑或小姑像佣人一样在家里灰头土脸的做家事,被婆婆使唤来使唤去,做这做哪,难怪丑到嫁不出去,没有男人敢要。妳看,我把自己打扮得多漂亮,把头发烫得多美,身材保持得多好,还有一对巨乳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看起来真的很假。),让男人带得出门,多有面子啊!我在家里是不做家事的,都是男人在做。那婆婆更别说,是绝对不敢来使唤我做家事。我这样让男人捧在手心供着养,驭夫有术,连婆婆都对我称赞有佳。生了个儿子带把的,更是自傲的很,你看,我没有辜负你们夫家吧!我也帮你们传宗接代。所以,我得你们家产,享用你们的家产,也是应该的吧!我发现不少女性竟有这样的心机。但是,实际上,如我所说的,妳的享福是别人付出与牺牲的结果,可惜,妳自己没有这种自我认知。一个聪明而贤慧的女子,绝对不敢这么白目而不识相。为什么?因为这种白目又不识相的女子她只有自我,不仅没有同理心,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基本上,个人的品格德行是有一些问题的。

 

最近网络有一位识相的妻子,在网络上留言,说当年她老公也是一样跟她说:「老婆,我养妳。」这位老婆因为她本身工作的关系,接触不少女性,于是就列出如果要养一位中等精致漂亮的老婆需要花多少钱。所有列出来的清单,算一算,加总起来,竟然需要十万多元台币,这可是每一个月的开销喔!还不包括其他养家的费用,例如,共同的日常生活开销,子女的教养费,父母的孝养金。她说,她老公看完清单后改口说:「老婆,今后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所以,我才要奉劝这些为人父母,不要以为媳妇娶进门给儿子养就好,一旦儿子养不起,担不起这个养妻小的重担,就告爷爷求奶奶,四处希望别人帮忙他扛起这养妻小的重担,甚至不惜用种种占人便宜的方式,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方式来养妻小;或者排挤给父母的孝养金,将父母丢包给其他兄弟姊妹负担,背了一个不孝的罪名。人生的过失反而在这种情境下造下恶业。您这做父母的岂不是害惨他了吗?媳妇就算娶进门,我建议还是让她好好地去找一份正职的工作做,养活自己,承担自己的人生,比较实在。否则,媳妇闲闲没事在家,照三餐饿饱吵,任谁都受不了。不要傻到以为自己为人父母的,背负的起儿子与媳媳的人生。也不要傻到以为儿子背负得起他老婆的人生。说实在的,别人的人生,真的是谁都背负不起。为什么?您说,他/她不是别人啊!他们是我的儿子媳妇。她是我的妻子啊!他们是我的家人啊!妳这种「背负不起别人人生」的观念会不会太无情?

 

只要我们能够明白生老病死之苦,我们也曾经承担过别人生老病死之苦,我们就能清楚明白,我们再怎样,就算是佛菩萨在世,也背负不起别人的人生。换句话说,无论妳的角色是甚么,妳的人生终究必须自己负责。在佛家讲,叫做「生死必须自己负责」。这个「生」是指「生活」。就算是老死的过程,也没有办法让别人代妳承受衰老及死亡的痛苦。更何况是疾病的痛苦。就算妳是靠男人养的女人,妳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老病死的问题终究必须自己负责。

 

阿德勒心理学说: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擅自背负别人的人生课题。给我相当的启发。真是当头棒喝。所以,如果我们足够聪慧,我们就知道,不管我们在家族中的角色是甚么,我们当确保自己不要被亲友拖累,也就是不要被这些有着大男人思想、需要养妻小的男性拖累,也不要被这些依靠男人养的心机女人所拖累。当然,你如果是男人更要有智慧,不要因为你的女人依赖你而拖累你。换句话说,别愚蠢到莫名其妙去背负别人的人生课题。毕竟他们的人生课题不是我们的人生课题。这个用佛教来说,就是别人的业力及因缘果报不是我们的。我们没有必要将别人的业力及因缘果报揽在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负担。所以,佛家说,个人造业,个人担。

 

有一名单身女子经常莫名其妙被家族这些命中旺阳(旺夫益子的意思;「旺」就是帮助的意思;「阳」在命理上意指男性;)的已婚的女性长辈拖去帮忙背负家族大小男性的养妻小的人生责任,甚至被她们情绪勒索。(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些已婚的女性长辈主观认为单身女子没有养家的负担,生活比较好过,是可以剥削与压榨的对象,也就是她们想占单身女子的便宜去帮助男性养家,减轻男性的养家压力和负担。)更惨的是这位单身女子还被这些被男人养的女人所轻视,甚至被欺负。这还不算什么,那些男人竟会来嘲笑和轻视这位单身女子,觉得他们比这位单身女子有钱,觉得他们比她优秀。那真是这位单身女子悲惨的人生之一。这时她才警觉,原来,热心助人,温良恭俭让,竟也有可能宠坏别人,让她相当错愕。有一天她终于觉醒,就将过去的经历当作是修行学佛的考验与磨练。现在她毕竟有年纪了,没办法像当年年轻的时候,能够去承担被亲友拖累的风险。您知道被亲友拖累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成本有那些吗?简单来说,有五类:分别是劳力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健康成本及金钱财物成本。也就是说会损失或承担这些成本。所以,她就跟这些家族的男性们说,您们娶进门的这些姻亲,我没有欠她们喔!您们要将她们像妈祖一样供养,像公妈一样奉待,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语就是,您们要将她们当作公主养,您们自己去就好,别拖我去。不要以为拖我帮忙背负这些姻亲的人生是应该的。故而当今对于这些还认为自己需要承担养妻小的责任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大男人主义的男性,她也只能默默祝福他们:

 

好好保重,自求多福。

善良被人利用后如何心灵重建

  

作者许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从小至大,我从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善良被人家利用」这回事。如果不是自己最近几年经历过这么一回事,我还真不会认真去思考它。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或许我当感谢这样的经历,让我个人的心智有所启发和成长。今天我就从佛法的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

 

当我意识到我的善良被人家利用时,我的内心倒还不至于愤怒或恐惧,或是认为自己被背叛等等。我只是在想,当我面对身边的亲朋好友,我的心念只有一个,但愿众生离苦得乐,能够真心诚意从修行学佛中让自己脱离人生苦海,脱离生生世世的生死轮回的苦海,进而得到生命平静自由的快乐。我只有这么一个单纯的动机,这么一个单纯的心念。我没有想到,我这样的一个助人的动机和这样利益他人的心念,竟然能够被人家利用,作为他们谋求自我利益的方便,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用他们自以为是的方法”离苦得乐” (离开自己现世生活的被劳动之苦,而能够得到自我利益上的快乐),这也真是让我见识了。

 

我多年的修行学佛的经历,让我的思考点专注在「为什么我的善良会被人家利用?」以及「为什么对方会想利用我的善良?」。当然,对于一个修行学佛的人,我的直觉反应是「当对方有这种心机时,他们的内心苦不苦?」又「我如何做才能够帮助他们?」换句话说,我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我自己是否受伤或被他人背叛与否,而是在于我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也就是我不要再让与我有因缘关系的人,去利用我的善良,造作他们自己错误的行为,而形成他们个人的恶业与恶因。

 

当我在跟身边的亲朋好友相处时,我们当然不是师徒关系。他们不是以师之礼待我,我当然更不能用对待徒弟的方式去带领他们修行学佛。更何况,他们很多在年纪上都比我年长。所以,很多话我只能点到为止,不可能深入教导。即使我点到为止,他们也领悟不出个甚么东西来,我也只能感叹自己教学的功力不够,毕竟我也还在学习当中。

 

一个人会利用你的善良,这个人通常是跟你有接触与交往的人,或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对你个人的背景情况有相当了解的人,甚至是关系亲密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当你的善良被这样的人利用时,你会有愤怒、恐惧以及被背叛等等的受伤的感受。如果你没有修行学佛的深厚经历,你甚至有可能因为执着于自我的感受和情绪而憎恨对方,进而报复对方。这样的感受与行为反而让自己造作恶业,更加深与对方结下恶缘,这就不是良善的因果。但是,话说回来,有些心机颇深的人就是因为知道你修行学佛,不会有仇恨及报复的心理,因而更加有心来利用你。

 

所以,这时候良好的修行学佛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这种受到伤害的烦恼与痛苦,同时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在无理智的状况下造作恶业。修行学佛的成效在这种状况下就可以显现出来。这就是历事与历练。所以,让我们回到主题:当你的善良被人家利用,你如何心灵重建?

 

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佛陀就曾经开示:

 

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

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   

相续苦不断。深着于五欲。

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弊。

盲瞑无所见。不求大势佛   

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

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

而起大悲心。  

 

这些开示我用简单的白话来解说,意思就是:

 

在修罗道、人道及三恶道的众生,也就是包含在这些道上的人类,许多众生都是精神与心理上的贫穷,都是心智与知识上的贫穷,这种贫穷让他们没有福德,没有福报,也没有智慧。因为这样不良的因与果,让他们走入生与死的危险的道路上,就是走在活着的被劳役之苦的路上,就是走在没有道德的谋生求财之苦的路上,以及走在种种厄运降临的意外猝死或不能好死的死亡之苦的路上,这样的苦如同生死之车轮一直轮转一直转,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直持续循环,没有断开结束的时候。他们深深地执着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五种根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事物而激起的这五种的种种欲望之中。他们深深地爱着这五种欲望,就算为此五种欲望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觉得可惜,就好像牦牛爱着牠的尾巴一样而失去生命。这些人以贪爱这五种欲望形成自我的伤害、弊端及恶业,因而自我蒙蔽自己清净的本性,就好像自己的眼睛瞎了或者闭着眼睛,甚么东西都看不见,就连自己最珍贵的自性宝珠都看不见 (自我清净的自性宝珠能将自我的一切真挚的善愿化现成真)。他们不向有大势力能断众生烦恼的佛陀祈求慈悲与智慧,也不向佛陀求能够断灭生死烦恼之苦的佛法。这些人深深着入各种因贪爱五欲而产生的不正及邪恶的见解及见地之中。他们想要以贪爱五欲之苦及因此产生的各种不正及邪恶的见解之苦来舍弃现世生死之苦。因为这些没有智慧光明的众生,我(佛陀)因此为他们生起大慈大悲之心,传授给这些众生八万四千种各种佛法法门,藉此来断灭这些众生八万四千种各种烦恼与痛苦,进而帮助他们脱离现世及来生来世的生死之苦。

 

佛陀这一段开示给我们一个非常良善的启发及引导。甚么叫做修行学佛?你将佛陀这一段开示用心了解及体会,自我省思后修正自己对人对事的观念、态度及行为,也就是修正自己的五欲欲望及修正自己因五欲产生的错误的见解和行为,将自己的心意住在佛陀所开示的正确的知见上,这样修心修行有一段时间及相当程度后,自己一切没有智慧及没有光明的烦恼与痛苦就会渐渐消减,自己的自性的光明与智慧同时就会慢慢显现出来,我们就会像佛陀一样对没有智慧也没有光明的众生生起慈悲心,并于我们的自性中自然生起种种方便的方法来救渡众生脱离生死烦恼之苦。

 

所以,从佛陀的开示中,我们明白,为什么这些有心机的人会去利用别人的善良来达到自我利益的目的?这个因就是什么?贫穷无福慧;深着于五欲;以贪爱自弊;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简单来说,就是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中所开示:「贪欲为苦本。」﹝一个人的贪欲是个人生死烦恼之苦的根本原因。﹞那你说,这种人内心苦不苦呢?佛陀以佛眼观这些众生,发现他们的内心真的很苦 (尽管这些众生表面上经常挂着贪婪的微笑),苦到怎样的程度?甚至想要轻生都有可能。因此佛陀对他们生起大悲心。

 

因此,如果我们因为他人利用我们的善良而感到愤怒及恐惧,甚至感到内心受伤,那就是我们自己缺乏智能及知识。现在我们知道,真正可怜可悲的其实是这些用尽心机去利用别人善良而达到自我利益目的的人。深入修行学佛的人对于这些可怜可悲之人并没有存在可恨的问题。

 

仇恨不会存在于一位深入修行学佛的人的心中。因为当我们慈悲心起,仇恨之心就消灭了。这是真正的利己,也是利他。这个“他”指的是众生,包括那位利用你善良的人。为什么是利己?慈悲能让我们内心康健平和,不至于做出任何毁伤自己或恶意伤害他人之事。慈悲并不是意谓着去当滥好人,或是没有自尊地被人践踏,或是没有底限和原则。慈悲仍是必需以智慧为基础。智慧是能够区辨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利敝得失及其不良的后果。同时,智慧也是一种能够果断地应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不再受伤害后,并进而能够积极地去帮助众生启发自性的慈悲和智慧。这是属于自我升华之后的没有二元对立的无上智慧。

 

如果你的善良被人家利用,希望这些话语能够让你重新思考并内心坚强。让我们用我们的慈悲与智慧,以及充分完整的世间知识,持续保持我们内心的善良与正直,让世间更加美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此,阿弥陀佛!

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

在职场上遇到困难如何面对与处理


作者:许道清 (Tao Qing Hsu; Hsu, Taoqing)

 

前言: 一位小学代课老师之死

 

日前读到一则新闻《一位小学代课老师之死》,我细细地读了这则新闻所叙述的前因后果,主因是因为一位问题学生开始。校方决定在教室安装监视器监视这位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到底是否属实以作为呈堂证据。有人批评校方这么做是为了自保。好像自保就是罪恶,就是罪魁祸首。这位代课老师为了维护学生的权益及尊严,坚决反对在教室内安装监视器监视该位学生。双方各执立场。后来这位代课老师被学校教评会公然审问,她觉得自己在教评会被审问受到严重羞辱及霸凌,因此轻生了结生命,留下父母、丈夫及一位还未上小学的幼子。好像这位代课老师是这件事件的受害者。我看了之后对双方双方这些相关的人事物感到相当遗憾。特别感到不舍的是这位尚未就学的幼子,这么幼小的年纪就失去母亲的爱与照顾。我想,当他长大之后回顾这段历史及经历,对于这种失亲之痛,他的内心一定会有深深的遗憾。如果他的心结没有化解,他甚至会误以为这些教评会的校长和老师是迫害他母亲的凶手,而内心充满怨恨。这将会更加令人遗憾。

 

任何自保的行为是一种本能反应,没有对错之分。

 

当然,实际情况如何我并不清楚。就我所知,被监视这件事在现代来说,实际上到处存在。就拿我们的手机或计算机来说,只要我们打开手机或计算机对着镜头,随时都有被远程黑客入侵监视的可能。这只要我们对科技稍有知识和了解就知道。其次,不管我们在十字交通路口或任何公共场所或任何商场或卖场,都有监视器。甚至连我们巷弄或邻居门口或大楼电梯内都有监视器对着我们。那您说我们的尊严及权益在哪里?我们的隐私和自尊是不是都受到伤害了?好像也没有。我们都生活如常。其实,社会大众已经很习惯监视器到处存在的事实,只要想通这一点,那个人的坚持与执着或许并不是那么重要。在职场上只要不是蓄意伤害别人,自保的行为是一种本能反应,这没有甚么对错。我个人觉得这事件的双方双方各执立场都没有错,因为他们都是站在各自的职责上坚守自己的责任与做事的态度与方法,可惜,双方在面对及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法上及心态上可能不够融通与灵活。特别是这位轻生的代课老师。

 

个人的常识及知识不足就容易于自困后自我伤害进而拖累别人

 

在学校遇到问题学生,恐怕历年历届都有,只要稍微请教前辈如何处理及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我想应该都会有许多可以参考借镜的数据。其次,在网络社群上丢出问题,马上就会有许多热心的前辈及同事会提供信息及建议。可惜,这位代课老师好像太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困在自己纠结的情绪里,反倒觉得自己在网络上在校评会上被霸凌。当一个人观念及思想封闭时,就只会纠结及囚困在自己的想法里,而容易走向轻生的道路。就我的了解,在台湾公私立学校,能够担任学校老师及校长,他们的素质普遍来说仍是很优秀的。虽然说学校这种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教师彼此之间会有教学成效的竞争,但还是有许多学识涵养不错及热心助人的老师,多多向他们请教,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在职场上具有良好的思辨及观察能力,以及生活弹性的适应力,不但可以自保,还能避免拖累他人。

 

在职场上工作与生活,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状况。在各种新闻及杂志媒体上,我们也能观看或阅读到各种职场领域的人分享职场上难题的解决方法,这也都颇具参考性。身为一位修行学佛的人,我也不是出家人,在职场上生活是必然的经历。今日我就从修行学佛的角度,来谈一谈当我们在职场上遇到困难,我们如何面对与处理。当然,我没有办法告诉您如何面对及处理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因为我不是公私立学校的老师,这也不是我的职责。我也不能就职场上面临的具体事项一一去说明,毕竟每个人的职场环境及职责都不相同,很难具体去说。所以,我只能概括性地提出一种观念及心态,只要我们足够聪慧,能够掌握这种正确的观念及心态,我们自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每个人所处的职场环境,工作型态与性质,同事或所相处的人的个性、道德品格、聪慧程度、对事物的理解及学习程度、以及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及知识能力,都是有所差异的。我们身处在这种环境,如果没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去分辨这其中的差异性,及良好的生活弹性去适应及反应各种因种种差异性所发生的突发状况,我们就没有办法好好保护自己,同时让自己不要去拖累其他人,包括同事及家人。如果我们只专注在自己的工作技能上,单纯地对工作充满热忱。可惜,如果我们缺乏一种对职场生活的弹性及灵活的心态,甚至欠缺某种常识知识及对人事物的思辨能力,哪么就容易在职场上遇到两难的困境时,让自己陷在自我迷思的迷途里,走不出心中受困的阴森森的森林。

 

转念不需要转山,才能让我们在世间生活得好,生活得有意义。

 

所谓「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自己要有这样的弹性与灵活的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潇洒豁达的心态。转念不需要转山,才能让我们在世间生活得好,生活得有意义,才不会抛弃需要奉养的父母及需要教养的子女。我们如果抛弃自己的父母及子女,他们就会变成别人沉重的负担,我们就可能因为自己无知轻生而去拖累别人。这只要我们曾经担负起照顾父母及子女的责任就能感同身受。「以死明志 」或是以死来坚决表态自己的观点及主张,有时候不一定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愚蠢的,甚至会拖累别人,只要我们稍微动脑筋想一想就能明白。还有一点,当我们在职场上因为缺乏常识知识又坚持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时候往往容易拖累别人,而没有自知之明。

 

修行学佛的基本功夫可以降伏群魔

 

有些人无法面对职场上「群魔乱舞」的现象,也无法面对像「妖魔鬼怪」一样的同事。这些人要不选择离职逃离现场,要不选择自我退缩,不敢再踏入职场生活。更可惜的就是那些因此而走上绝路并自我轻生的人。我在尚未出社会时,在我还在就读大学时,我就参加修行学佛的社团,所以,我很早就有佛学的基本概念及禅坐的学习经验。当我在职场环境上面对工作及同事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这样的学习经验,对我的身心压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缓解,也让我从中想出应对工作与同事的方法。对我来说,职场也是修行学佛的道场,也是我修行学佛的功课之一。当然,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面对职场上「群魔乱舞」的现象,我们将它当作梦幻佛事;面对像「妖魔鬼怪」一样的同事,我们将它当作佛菩萨来考核我们的道行及道心。那么,它再怎么变化,对我们来说,都会变成一种非常有挑战性的,有刺激性的,以及非常有意义的生活与人生。每天静下心来所生起的念头就是:我如何以慈悲心来渡化这些众生。这一念慈悲心生起,自己的自性智慧就开始启动,脑筋自我训练也开始转动,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如何来渡化这些众生。眼所见,耳所闻,都变成佛法度众的种种利益之法及方便之法。那么,网络社群的这些「建言或贱言」,或平时任何对自己的批评与质疑,对自己来说,就不会是霸凌,而是激发自己新的想法与创意的动力,也是让自己发现别人在想甚么、别人的思想及心态程度如何的一扇窗。您就会发现,观察众生百态变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职场的光怪陆离的经历就会变成人生精彩的一部分。如此生活境界到老,想要老年失智都难。不管您是老板、主管或下属,不管您的职场位阶及工作内容如何,这都是受用的。

 

对人对事,凡事感恩,凡事阿弥陀佛,乃大智若愚的最简洁的处世的方法。

 

所以,当我们的思想、观念及心态改变,我们人生学习的方向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成佛。那么,成佛前所经历的一切,都变成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不管它如何发生变化,不管它如何让我们的身心纠结和难受,都会变成促使我们走向成佛目标的动力和激励。这么好的人生经历,怎么会有一念轻生呢?例如,有教团上师教导信众凡事感恩:您对我好,我生活遇到如意的事,我感恩;您对我不好,我生活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也感恩。这是方便的利己利他之法。您对我好或不好,这其实是很主观的概念。例如:严父对子女很凶,子女说父亲待我不好,这是子女主观的想法。但是,事实上严父经常早出晚归,很辛苦地赚钱在养育这些子女。又如:有人总是好意拿糖果给小朋友吃,小朋友说,这位阿姨待我很好。这是这位小朋友主观的想法。可是,小朋友因此蛀了整排的牙齿。结果小朋友必须花费数千倍的钱去修补牙齿。

 

有教团上师教导信众凡事专一称名「阿弥陀佛」:您对我好,我对您合掌敬礼,称念一声「阿弥陀佛」;您对我不好,我也对您合掌敬礼,称念一声「阿弥陀佛」。您对我不好,我生活遇到不如意的事,我当您是阿弥陀佛给我的逆增上缘,帮助我成就我的佛果,所以,我内心感恩。当我们心转念转,一切事相及我们的命运就改变了,就会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哪些「妖魔鬼怪」最后都会变成帮助我们成就佛果的护法菩萨。当然,我们主观认为的「妖魔鬼怪」不一定真的是妖魔鬼怪。毕竟每个人内心所执持的观点,立场及利益各自不同。透过修行学佛的功夫,可以让我们尽量避开主观自囚的意识,而走向客观开放的道路。

 

活在当下,生活处处有贵人。

 

轻生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轻生能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吗?当然也不能。佛陀教导我们「无欲无求」,那么,「求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不是一种欲求?又,为什么我们要求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活在当下不是很好吗?很多人不明白。不过,一句「阿弥陀佛」也很受用,并具有启发性。所谓「相应一佛即相应诸佛」。当我们用真诚的心修行学佛,就会有护法菩萨护佑在我们左右。当我们在生活中或职场上遇到难题,不知如何处理时,护法菩萨都会想办法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甚至帮助我们化解灾难。护法菩萨真正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您要明白了,知道祂们的存在,您就有福了。不管我们所处的环境如何,不管现在我们是否还在职场上,当我们修行学佛学到某种程度,就会明白甚么才叫做「真正的享受人生」。这就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的无上心境。当下所处的任何时空即是阿弥陀佛净土。无二无别。阿弥陀佛即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至此,生命中的任何困难已经不是甚么困难,因为已经没有任何偏执固执之心,做与不做皆能随心所欲,没有任何罣碍。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此,阿弥陀佛!


2022年9月14日星期三

第38章:发生就是即刻消失。(发生即消除。有发生即消除。)

佛说四十二章经    (  38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38章:发生就是即刻消失。(发生即消除。有发生即消除。)

佛陀问沙门说:人的一生之间的跨度是多少?”沙门答曰:“这是几天之间。” 佛陀说:你还不知道道。”然后,佛陀又问另一个沙门:“人的生命之间的跨度是多少?”沙门回答说:“在两餐之间。”佛陀说:“你还不知道道。”然后,佛陀又问另一个沙门:“人的生命之间的跨度是多少?”沙门回答说:“在呼吸之间。”佛陀说:好!你已经知道了道。”

 

 

佛法之道,不易了解。

 

对于愿意学习佛法的沙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佛法,并在生活中修行。佛陀在许多篇章中,从空间、时间、命运、道德、志向和方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讲了很多佛教的道义。一般人理解和实践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便是被称为僧侣和专业的沙门,他也很难理解和修行。

 

佛陀考核弟子对佛道的了解程度,问他们:“人的生命之间的跨度是多少?”这个问题意味着人类从生命的诞生到死亡之间有多长时间。对于现代的一般人来说,我们对人类寿命的了解是很长的。在台湾,平均寿命是 80 岁。但是,世界上的平均寿命并不是我们本章要讨论的答案。

 

珍惜生命学习佛道

 

本章的目的是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存在于瞬间。当我们的一个念头刚生起时,它就立刻被我们的下一个念头所覆盖和消除。念头的生灭,是在生命的一剎那。 是一世的生死。我们甚至不知道下一刻我们是否还活着。我们的生命也许在一瞬间发生和消失。这件事可能只是发生在我们的呼吸之间。它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无常。也是为了鼓励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当下,为自己和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沙门,他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学习佛道。如果我们是佛弟子,我们也应该珍惜学习佛道的生命和时间。即使我们不是佛弟子,如果我们因此明白,那更应当聪慧地知道如何活在当下。

 

佛陀所说的偈颂

 

有一段佛说的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由我翻译如下。同时,我更详细地解释它,以使您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所有的行为都不是永久的,

这是出现和消失的规律。

出现和消失都已经消失了。

寂静及消失的状态是喜悦。 (注:这是指自己的思想和内心的状态。)

 

 

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这节经文,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一切的行为都包括生命的诞生,生命的死亡,以及在生命中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说过什么,经历了什么。这些过程包括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交往,然后成为现象。同时,所有的行为也包含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变化,比如宇宙中天气、地壳和天星的变化。这些行为、过程和现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是我们曾经的生活,也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一章,我们要谈的是我们生活的变化。

 

十二因缘无明

 

佛陀深刻领悟了生命的现象及其变化,然后为我们提供了十二因缘的概念,也称为十二缘起。佛陀认为,一切行为的根源是自我的无明。无明不一定等同于无知,无知意味着缺乏知识或智能。关于无明的概念,我们在第37章已经讲过它的含义。总而言之,无明是指贪、瞋、痴、狂妄或猜疑的心。这样的心,与学历如何,社会地位如何,智力如何,无关。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高学历、高社会地位、高智商的人,同时具备专业知识,这个人也可能有无明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犯罪分子包括那些文化程度高、社会地位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

 

佛教中智商能力与智慧能力的区别如何区分?

 

在佛教中,智商的能力不一定等同于智慧的能力。智力的含义更多是关于获得和应用知识和技能或基于理性发表意见的能力。然而,智慧的含义是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出正确的决定和判断。例如,当我们不得不放下不愉快的经历时,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智力,而是智慧的能力。

 

一个智商高的人,可能对社会有严重的仇恨,也可能对国家的资源有严重的贪婪。然而,具有高智慧能力的人,绝对没有瞋恨和贪婪,或者只有细微的瞋恨和贪婪。有智商能力的人,不等于有智慧的能力。智商的能力很容易被认定为世俗的聪明。然而,智慧的能力是某种超越世俗聪明与经验的能力。如果我们想更多地了解佛教,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例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提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变化身及其神通游戏三昧游于娑婆世界,这就是超越世俗聪明与经验的无上智慧能力。

 

没有现象,就没有论据。

 

佛陀说,智商最高的人学佛是很困难的,是学佛的八种困难之一,因为他们善于思考、推理和辩论,同时也以自己比别人强的能力为荣为傲。但是,如果我们想体验涅盘的智慧——寂静和空性,我们甚至必须暂时放弃思考、推理和辩论的能力。那是因为我们处于无想、无为、无欲、无求的状态,我们处于涅盘的寂静状态。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不需要思考、推理和辩论任何事情。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没有智力和智慧。

 

只有当我们眼前有任何条件、情景和现象,才有我们思考、推理和辩论的主客体。但是,如果这些都消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还能想到什么,去推理和争论?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现象,没有论证。所有的争论、争斗和二元对立都是由对现象的执着而产生的。然而,任何现象都是从任何行为和思想开始的,这些行为和思想是无常的,是出现和消失的规律,即生灭法则。

 

佛陀说,所有的行为和所有的现象都始于对人类无明的念头和想法。这是十二因缘的开始。也就是说,一切现象的变化,都是基于个人的十二因缘。只有当个人的十二因缘消失时,所有与我们有关的现象和行为才会同时消失。

 

什么是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坐禅时所证明的理论。十二因缘是以灵魂和个人为主体的。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分别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和死。

 

个体的无明是产生行为的原因。行 (行动;行为) 作为条件,它因此产生了识 (分别)。识为缘,故而生名与色 (名相和物质)。名色为缘,故生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以六入为缘,故而生触 (触摸;接触)。以触为缘,故有受 (感受)。感受为条件,因此产生了爱 (欲望)。以爱为条件,故而生取。以取为缘,故生有。以有为缘,故生生(出生)。生为缘,后有老死。

 

当原因出现时,条件()有依附,然后该缘就产生。然而,当原因消失时,条件()就没有了依附,其自然也就消除了。

 

当无明被消除后,行自然被破坏。当行被摧毁时,识就消失了。识灭了,名色自然也就灭了。名色除尽,六入即灭。六入灭了,触就没有了。当触不再存在时,感受就消失了。当感受消失了,爱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爱不再存在时,取也就消失了。当取消失时,有就被消除了。当有被消除时,生就消失了。生消失了,老死也就消失了。

 

十二因缘是轮回的因。

 

关于十二因缘,是“当一个因或缘生起时,另一个因或缘就依附于它而出现。当一个因或缘被消除时,另一个因或缘就不再依附它而消失了。”

 

在佛教中,断无明——即消除轮回的因,是结束轮回之苦的主要概念。对佛教徒弟子来说,在生活中修持它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是因为轮回的一切苦都是从无明开始的。对于小乘佛教来说,佛陀讲了很多故事,教导众生如何消除无明的原因。这42章有很多相同的概念。这些是学佛的基本概念。就好比房子的地基,要打好,才能不断地建造出坚固实用的房子。

 

在大乘佛教中,关于无明有不同的概念。 这种概念应该基于上述概念来学习。当你继续遵循佛陀的教导时,你就会知道它是什么。

 

十二因缘的流转与消失

 

十二因缘是相互的因果,是依附因及缘而生的规律。同时,它是发生和消除的规律(生灭法则)。它的现象是无常的。同时,发生的时间从一瞬间到几年。这种循环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它使人的灵魂在生死苦海中循环。因死在那里而生在这里,死在这里又生在那里,循环不断。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个被斩断,十二因缘瞬间消失后,灵魂才能从这个循环中出来。

 

十二因缘再解释

 

当一个灵魂处于无明状态时,意味着这个灵魂无法理解清晰、清净、光明的佛法,从而产生大量的负面思想、复杂的情绪或愚蠢的想法。这种状态让这个灵魂产生了很多烦恼。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无明。

 

然后,这个灵魂做了一些依赖于它的无光彩的事情。无明是如贪、瞋、痴的心理状态或相应的念头。身、口、意无明的行为因此产生和形成。这可能是善行,也可能是恶行。不管是什么,都能形成无形的力量,影响自己和未来的命运。在佛教中称为业力。

 

依前世所行,即前世业力,此魂入母身受孕。它的意识同时产生。这个灵魂开始了它现在的生活。意识可以理解、知道和区分周围发生的事情。即意识具有从内心去面对环境和现象的识别、持有和控制的功能。

 

依靠意识,胚胎开始成形和发育。名(名相)和色(物质)因此产生和形成。这个名与心理有关——心的法则,例如无形的心、念头或思想。这里的《名》是指抽象的、无形的心的法则。《色(物质)》与身体有关。色是物质,是六种感官能真正感觉到、看到或触摸到的物质。物质也意味着有六种感官的身体。因此,色也意味着物质、声音、香味、味道和触感的现象。

 

依名与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得以成长和完善。这六种感官的功能开始发挥作用。 婴儿出生,它的六种感官可以开始觉察感知周围环境和现象。它周围环境和现象的所有变化都会通过六种感官系统进入这个婴儿的身心。故名六入。这些接触、感受和变化,形成了属于这个婴儿的生活境界和世界。

 

依靠六识入,两三岁的宝宝开始产生好奇心,喜欢触摸一切。宝宝会通过自发的触摸来探索一切。

 

六七岁以后的孩子,依靠触摸,能够觉察和区分对事物或情境的痛苦和快乐的感觉。佛陀提到了三种感受。那是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

 

依赖于感觉,十四、十五岁以后的少年会产生强烈的爱情感。强烈地产生了爱和欲望。这里的爱也意味着渴望一切。

 

依靠爱,爱和欲望更强烈的成年人会寻求和追逐所有的条件、情况和现象,并且会依据内心所有的欲而索取和要求。

 

根据爱的烦恼和索取,成人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意味着业力,将决定成人来世的命运。拥有就是有业力,属于现世的业力。

 

根据拥有业力——今世的业力,它决定了来世灵魂的诞生。因此有生。

 

因为有生,来世就有老死。

 

关于十二因缘,包括过去因、现在因、现在果和未来果。因也是果。过去的因会变成现在的果。未来的影响可能成为过去的原因。也就是说,结果可能是原因。同时,原因可能与结果重迭。因为它是循环,所以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循环永远不会停止,除非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个被切断或消除。当循环停止时,灵魂将有机会摆脱这种循环的折磨和痛苦。

 

在这四十二章中,你会发现佛陀一直在教导沙门如何断除或消除十二因缘中的任何因果。现在我们有了上面提到的关于觉察十二因缘的概念。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它可以在一瞬间或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

 

四种觉察 (四观)

 

佛陀还教导我们四种觉察(四观)。即观心无常,观法无常,观念无常,观身无常。

 

《心》是指心智、心理和任何相应的功能,包括情绪,如快乐、愤怒或悲伤。比如前一秒有人在笑,下一秒他就因为一件小事大发雷霆。《法》是指宇宙中任何情况、条件、环境或现象的变化或规律,如战争、自然灾害或流行病。佛经中有一段话:

 

一切法则(现象)都是因缘而生。 (诸法因缘生)

一切法则(现象)皆因因缘而灭。 (诸法因缘灭)

消除因缘,就是道。(因缘灭即道)

这是大法师说的。(大师说如是)

 

《念》(想法) 是指突然不断地从我们脑海中迸发出来的念头。刚刚出现的第一个念头马上被下一个念头覆盖,然后第一个念头就消失了。第二个想法被第三个想法覆盖。这种情况是连续不断地发生的。每个念头都出现,然后立即消失。《身》(身体)包括细胞的瞬间死亡和诞生,以及身体每时每刻的衰老。这一切《心、法、念、身》皆是无常的。

 

一切都消失了,佛性的喜悦不会消失。

 

为什么心、法、念、身是无常的?此四事与十二因缘有关,亦是生灭之法。佛陀说,当所有的出现和消失都已经消失时,寂灭是喜悦。为什么?通过这四种觉察,让我们知道生死无常,行无常。通过这种觉察体验,它也使我们不再执着于任何事物。当所有产生和消除的东西都消失了,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渴望和执着的了。在寂静和空虚的状态下,真正的平静和喜悦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心中。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关心公共问题。相反,我们会以智慧和平和喜悦的心去关心公共事务。如果你对公共问题或政治问题感兴趣,这种知识、智能和快乐将帮助你参与竞选,这对你自己和公众都是非常有福的。如果你是普通公民,这种知识、智能和快乐将帮助你以不同的、全新的理念和态度来面对你的生活、学习、工作、同学、同事或家人。这对你和你周围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祝福。

 

生死如流星,转瞬即逝。当我们知道呼吸之间的生死无常、一切业无常、四观无常,以及因十二因缘而受生死之苦时,我们就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学习佛道,珍惜佛性。为什么?我还有一个偈,和上面所说的佛说的偈语有些不同,是对应佛说的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佛性不灭。

 

所有的行为都是无常的,

这是出现和消失的规律。

出现和消失已经消失,

佛性不会消失。


2022年9月6日星期二

第37章:思考戒律接近道。

佛说四十二章经    (  37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37章:思考戒律接近道。

佛陀说:佛陀的弟子离我千里之遥,那些遵守我的戒律并想到它的人肯定会获得道的果实。 那些在我身边的人,虽然他们能经常看到我,如果他们不遵守我的戒律,最终不会获得道果。

 

 

佛教中有哪些戒律?

 

佛教的戒律也就是宗教法规禁止某些行为,或者泛指禁止做的事情。遵守佛教的戒律,牢记这些戒律,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都修习这些戒律,这对学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东西最好落实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时刻,而不是让学习者在学术上研究并记录在学术论文中。

 

关于佛教的基本戒律,我们在第四章讲了很多,就是不做十恶,就是十善。

 

第四章:同时了解善恶

佛陀说:“众生有十善十恶。 十件事是什么? 三属身,四属口,三属意。杀生、偷盗、邪淫,都与身体有关。二舌、恶言、谎言、轻浮的言论,都属于口。嫉妒、仇恨和迷恋与心有关。不走圣道的,这十件事被称为十恶业。若能制止此等恶业,名为十善业。”

 

此外,我们在章节中也讲了很多戒律,如孝敬父母、不贪心、没有恶念、没有贪欲、不色、不苛求、不狂妄、不谄媚、不酗酒、不吸毒、不轻视他人。不要谋杀。不犯奸淫。不要偷窃。不要撒谎。不要嫉妒。总之,不做任何可能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而是做任何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事情。

 

谁能考核佛法戒律的效果?

 

谁能审查上述实施的后果?这是由自己、众生、觉悟的上师、菩萨、佛陀来检验。也就是说,上述修行不能欺骗自己和他人。

 

在佛教中,有六种方法可以救度自己,使自己摆脱痛苦。这六种方法的顺序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因此,我们明白,持戒是救度自己解脱生死苦海的第二种方法。然而,你知道为什么吗?

 

佛教戒律的起源是什么?

 

佛教戒律的细节是随着佛教僧尼人数的增加和各种行为和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佛教传入中国的同时,也随着中国国情的文化而增加了很多的戒律。在西藏、泰国、韩国和日本,佛教的戒律及其文化也与中国文化不同。

 

因此,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佛教戒律的起源,我们会发现,所说的戒律主要是从人的关系中发展而来的。同时,佛教的戒律是从一切现象中设定的。不遵行佛教戒律,是轮回三恶道之因。即使你不是佛弟子,你也可以自发地遵行佛教戒律,避免走入三恶道。

 

当我们了解了佛教戒律的由来,以及遵守这些戒律的意义时,这些戒律就值得我们去实践。

 

佛教中持戒的意义和重要性

 

在第 12 章(1)中,我们谈到了布施(给予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一章,我们要讲的是佛教中持戒的意义和重要性。

 

首先,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遵循佛教的戒律可以拯救我们,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同时,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也就是说,这样的过程会建立善因,从而使我们体验善果,获得善报和加持。得到这样的祝福不仅在今生,而且在来生。根据佛经,佛陀说这样的人会受到善神的保护。

 

换句话说,当我们遵守佛教的戒律时,我们不仅会成为自己的贵人,以帮助自己摆脱任何由内外因缘产生的负面心态和情绪,以及可能发生的任何邪恶事件的纠缠。与此同时,从外部情况来看,我们也有善神作为我们的贵人,帮助我们消除任何不良事件。善神会根据我们的情况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善神的帮助可能与我们的主观意见或偏见不符。有句话说:“一切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因此,与其抱怨,不如虚心接受。

 

其次,遵守佛教的戒律是忍受羞辱的基础。关于忍受羞辱,我们在第七章和第八章讲过。我们可以通过遵循佛教的戒律来深刻地觉知我们心中的嫉妒、贪婪、仇恨和愚蠢的痴情。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感知他人的嫉妒、贪婪、仇恨和愚蠢的痴情。然后,我们就会明白,任何羞辱都是人类的无知造成的。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嫉妒、贪婪、仇恨和愚蠢的痴情。这种心境也被佛定义为无明。嫉妒,贪婪,仇恨和愚蠢的迷恋的心理状态意味着没有光明,也就是无明。了解我们心中和他人心中所说的无明,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自性、佛性。为什么?

 

例如,海中有平静的水。有微风,就有微浪。然而,当有暴风雨时,就会有巨浪。风和风本身的变化,彷佛是外界的条件,又彷佛是任何情况、事件和现象。波浪的变化和波浪本身的变化,彷佛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那种无明的心态。上述无明的心态是由外界的任何条件或任何情况、事件和任何现象所激发的。不管是平静的水,还是什么波涛波浪,它们都是一,水。属于他们的水的本性是一样的,好似自性、佛性。换言之,所说的种种无明掩盖了自性光明。当没有这种无明时,光明自然会出现。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然智慧和它的光芒永远存在。可惜的是,我们天生的智慧,总是被所说的无明所掩盖。自然智慧就是光明。现在我们明白了,所说的明与暗是存在于我们体内的。所以,真正遵守佛教的戒律,当然可以去除无明。

 

第三,持戒是学佛不断进步的基础。如果我们想在学佛上不断进步,在佛教中持戒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遵循佛教的戒律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智慧。智慧是成佛的根本。

 

在世界上,我们观察到有很多人忙于做一些起因于所说的个人无明(没有光明)的事情,从而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这种人普遍存在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社会和家庭中。他们不仅拖累了别人,也拖累了自己。不幸的是,他们没有上面所说的这样的认知和知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认知和知识,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去除任何所谓的无明,从而使自己、家庭、社会和世界更加和平。

 

第四,持戒是修心的基础。它能使我们的心念和思想稳定下来,从而了解佛教的深奥意义。心中的禅定是智慧的基础。同时,持戒也是智慧的基础。即证悟自性、佛性,同时体验涅盘、空寂。它会净化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的头脑清醒,以便在任何事件和现象中看到真相。同时,我们不会被任何教条、事件和现象所左右或纠缠。我们不会卷入任何因人类的无知而引起的风暴。任何忧虑和烦恼都会离我们很远。任何烦恼都不存在,更何况有苦难。这就是佛教中遵守戒律的重要意义。

 

因此,无为(即不做的意思)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其意义之一是不做任何如所说的个人无明心态所造成的恶事。那就是除去我们的任何恶念、不良行为和坏习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心中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因此,佛教中的无为并不是颓废。相反,佛教中的无为是非常积极和有德的。

 

学佛不是天天跟在佛陀或法师身边,而是要时刻谨记戒律,每时每刻都在修行。

 

佛陀说:佛陀的弟子离我千里之遥,那些遵守我的戒律并想到它的人肯定会获得道的果实。 那些在我身边的人,虽然他们能经常看到我,如果他们不遵守我的戒律,最终不会获得道果。

 

得道之果,就是用自己去体验和证明无上平等的智慧。这样的人,已经快成佛了,处于菩萨的地位。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几乎将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同时,这样的人也几乎证明了与佛同在。就是说,无论这种人在哪里,即使离佛千里之外,也永远和佛在一起,是佛的一部分。凡夫不学佛、或是刚学佛不久、或是不诚心学佛的普通人,是很难理解这个概念的。

 

譬如说佛是阳光,这个得道果的人是地球上的小光。无论这点小光在哪里,都融入了太阳的光芒之中,是太阳光芒的一部分。

 

遵循佛教的戒律,就是建立善因,达到善果。

 

佛弟子若真心遵行佛教戒律,就会清净念头、纯净心意、稳定心态,证自性的空寂。这样的德行,自然会使自性光明。彷佛是地球上的一盏小光。

 

反之,佛弟子不持戒,不除嫉妒、贪、瞋、痴、慢、疑,而使心目失去光明,自性无光不亮。纵然他们在佛身旁,或在法师身旁,也不能见道,更不能得道果。也就是说,他们的本性,彷佛被厚厚的尘埃所覆盖。如上所述,厚厚的灰尘意味着没有光亮的无明。也就是,它仍然使自性之光被所述无明所遮盖。

 

自性就是佛性。见光明自性,即见佛。见自性亦见佛道。在佛教中也意味着获得道果。关于佛教中的道是什么,我们在章节中讲了很多。也可以参考此部落格讲解心经的文章。

 

总而言之,修行者是否得佛道果,不在于修行者是否在佛身旁,而在于修行者是否遵行佛教戒律。以及学习者是否真诚地学习佛教。

 

最后,如果我们是佛弟子,请记住,这是要求自己遵守佛教的戒律。不是要求别人遵守所说的戒律。如果常人不遵守佛教的戒律,不要责怪他们。但是,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建议。这就是学佛的态度。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