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22年9月14日星期三

第38章:发生就是即刻消失。(发生即消除。有发生即消除。)

佛说四十二章经    (  38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Hsu, Tao-qing; Tao Qing Hsu)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38章:发生就是即刻消失。(发生即消除。有发生即消除。)

佛陀问沙门说:人的一生之间的跨度是多少?”沙门答曰:“这是几天之间。” 佛陀说:你还不知道道。”然后,佛陀又问另一个沙门:“人的生命之间的跨度是多少?”沙门回答说:“在两餐之间。”佛陀说:“你还不知道道。”然后,佛陀又问另一个沙门:“人的生命之间的跨度是多少?”沙门回答说:“在呼吸之间。”佛陀说:好!你已经知道了道。”

 

 

佛法之道,不易了解。

 

对于愿意学习佛法的沙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佛法,并在生活中修行。佛陀在许多篇章中,从空间、时间、命运、道德、志向和方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讲了很多佛教的道义。一般人理解和实践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便是被称为僧侣和专业的沙门,他也很难理解和修行。

 

佛陀考核弟子对佛道的了解程度,问他们:“人的生命之间的跨度是多少?”这个问题意味着人类从生命的诞生到死亡之间有多长时间。对于现代的一般人来说,我们对人类寿命的了解是很长的。在台湾,平均寿命是 80 岁。但是,世界上的平均寿命并不是我们本章要讨论的答案。

 

珍惜生命学习佛道

 

本章的目的是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存在于瞬间。当我们的一个念头刚生起时,它就立刻被我们的下一个念头所覆盖和消除。念头的生灭,是在生命的一剎那。 是一世的生死。我们甚至不知道下一刻我们是否还活着。我们的生命也许在一瞬间发生和消失。这件事可能只是发生在我们的呼吸之间。它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无常。也是为了鼓励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当下,为自己和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沙门,他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学习佛道。如果我们是佛弟子,我们也应该珍惜学习佛道的生命和时间。即使我们不是佛弟子,如果我们因此明白,那更应当聪慧地知道如何活在当下。

 

佛陀所说的偈颂

 

有一段佛说的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由我翻译如下。同时,我更详细地解释它,以使您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所有的行为都不是永久的,

这是出现和消失的规律。

出现和消失都已经消失了。

寂静及消失的状态是喜悦。 (注:这是指自己的思想和内心的状态。)

 

 

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这节经文,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一切的行为都包括生命的诞生,生命的死亡,以及在生命中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说过什么,经历了什么。这些过程包括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交往,然后成为现象。同时,所有的行为也包含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变化,比如宇宙中天气、地壳和天星的变化。这些行为、过程和现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是我们曾经的生活,也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一章,我们要谈的是我们生活的变化。

 

十二因缘无明

 

佛陀深刻领悟了生命的现象及其变化,然后为我们提供了十二因缘的概念,也称为十二缘起。佛陀认为,一切行为的根源是自我的无明。无明不一定等同于无知,无知意味着缺乏知识或智能。关于无明的概念,我们在第37章已经讲过它的含义。总而言之,无明是指贪、瞋、痴、狂妄或猜疑的心。这样的心,与学历如何,社会地位如何,智力如何,无关。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高学历、高社会地位、高智商的人,同时具备专业知识,这个人也可能有无明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犯罪分子包括那些文化程度高、社会地位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

 

佛教中智商能力与智慧能力的区别如何区分?

 

在佛教中,智商的能力不一定等同于智慧的能力。智力的含义更多是关于获得和应用知识和技能或基于理性发表意见的能力。然而,智慧的含义是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出正确的决定和判断。例如,当我们不得不放下不愉快的经历时,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智力,而是智慧的能力。

 

一个智商高的人,可能对社会有严重的仇恨,也可能对国家的资源有严重的贪婪。然而,具有高智慧能力的人,绝对没有瞋恨和贪婪,或者只有细微的瞋恨和贪婪。有智商能力的人,不等于有智慧的能力。智商的能力很容易被认定为世俗的聪明。然而,智慧的能力是某种超越世俗聪明与经验的能力。如果我们想更多地了解佛教,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例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提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变化身及其神通游戏三昧游于娑婆世界,这就是超越世俗聪明与经验的无上智慧能力。

 

没有现象,就没有论据。

 

佛陀说,智商最高的人学佛是很困难的,是学佛的八种困难之一,因为他们善于思考、推理和辩论,同时也以自己比别人强的能力为荣为傲。但是,如果我们想体验涅盘的智慧——寂静和空性,我们甚至必须暂时放弃思考、推理和辩论的能力。那是因为我们处于无想、无为、无欲、无求的状态,我们处于涅盘的寂静状态。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不需要思考、推理和辩论任何事情。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没有智力和智慧。

 

只有当我们眼前有任何条件、情景和现象,才有我们思考、推理和辩论的主客体。但是,如果这些都消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还能想到什么,去推理和争论?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现象,没有论证。所有的争论、争斗和二元对立都是由对现象的执着而产生的。然而,任何现象都是从任何行为和思想开始的,这些行为和思想是无常的,是出现和消失的规律,即生灭法则。

 

佛陀说,所有的行为和所有的现象都始于对人类无明的念头和想法。这是十二因缘的开始。也就是说,一切现象的变化,都是基于个人的十二因缘。只有当个人的十二因缘消失时,所有与我们有关的现象和行为才会同时消失。

 

什么是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坐禅时所证明的理论。十二因缘是以灵魂和个人为主体的。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分别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和死。

 

个体的无明是产生行为的原因。行 (行动;行为) 作为条件,它因此产生了识 (分别)。识为缘,故而生名与色 (名相和物质)。名色为缘,故生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以六入为缘,故而生触 (触摸;接触)。以触为缘,故有受 (感受)。感受为条件,因此产生了爱 (欲望)。以爱为条件,故而生取。以取为缘,故生有。以有为缘,故生生(出生)。生为缘,后有老死。

 

当原因出现时,条件()有依附,然后该缘就产生。然而,当原因消失时,条件()就没有了依附,其自然也就消除了。

 

当无明被消除后,行自然被破坏。当行被摧毁时,识就消失了。识灭了,名色自然也就灭了。名色除尽,六入即灭。六入灭了,触就没有了。当触不再存在时,感受就消失了。当感受消失了,爱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爱不再存在时,取也就消失了。当取消失时,有就被消除了。当有被消除时,生就消失了。生消失了,老死也就消失了。

 

十二因缘是轮回的因。

 

关于十二因缘,是“当一个因或缘生起时,另一个因或缘就依附于它而出现。当一个因或缘被消除时,另一个因或缘就不再依附它而消失了。”

 

在佛教中,断无明——即消除轮回的因,是结束轮回之苦的主要概念。对佛教徒弟子来说,在生活中修持它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是因为轮回的一切苦都是从无明开始的。对于小乘佛教来说,佛陀讲了很多故事,教导众生如何消除无明的原因。这42章有很多相同的概念。这些是学佛的基本概念。就好比房子的地基,要打好,才能不断地建造出坚固实用的房子。

 

在大乘佛教中,关于无明有不同的概念。 这种概念应该基于上述概念来学习。当你继续遵循佛陀的教导时,你就会知道它是什么。

 

十二因缘的流转与消失

 

十二因缘是相互的因果,是依附因及缘而生的规律。同时,它是发生和消除的规律(生灭法则)。它的现象是无常的。同时,发生的时间从一瞬间到几年。这种循环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它使人的灵魂在生死苦海中循环。因死在那里而生在这里,死在这里又生在那里,循环不断。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个被斩断,十二因缘瞬间消失后,灵魂才能从这个循环中出来。

 

十二因缘再解释

 

当一个灵魂处于无明状态时,意味着这个灵魂无法理解清晰、清净、光明的佛法,从而产生大量的负面思想、复杂的情绪或愚蠢的想法。这种状态让这个灵魂产生了很多烦恼。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无明。

 

然后,这个灵魂做了一些依赖于它的无光彩的事情。无明是如贪、瞋、痴的心理状态或相应的念头。身、口、意无明的行为因此产生和形成。这可能是善行,也可能是恶行。不管是什么,都能形成无形的力量,影响自己和未来的命运。在佛教中称为业力。

 

依前世所行,即前世业力,此魂入母身受孕。它的意识同时产生。这个灵魂开始了它现在的生活。意识可以理解、知道和区分周围发生的事情。即意识具有从内心去面对环境和现象的识别、持有和控制的功能。

 

依靠意识,胚胎开始成形和发育。名(名相)和色(物质)因此产生和形成。这个名与心理有关——心的法则,例如无形的心、念头或思想。这里的《名》是指抽象的、无形的心的法则。《色(物质)》与身体有关。色是物质,是六种感官能真正感觉到、看到或触摸到的物质。物质也意味着有六种感官的身体。因此,色也意味着物质、声音、香味、味道和触感的现象。

 

依名与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得以成长和完善。这六种感官的功能开始发挥作用。 婴儿出生,它的六种感官可以开始觉察感知周围环境和现象。它周围环境和现象的所有变化都会通过六种感官系统进入这个婴儿的身心。故名六入。这些接触、感受和变化,形成了属于这个婴儿的生活境界和世界。

 

依靠六识入,两三岁的宝宝开始产生好奇心,喜欢触摸一切。宝宝会通过自发的触摸来探索一切。

 

六七岁以后的孩子,依靠触摸,能够觉察和区分对事物或情境的痛苦和快乐的感觉。佛陀提到了三种感受。那是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

 

依赖于感觉,十四、十五岁以后的少年会产生强烈的爱情感。强烈地产生了爱和欲望。这里的爱也意味着渴望一切。

 

依靠爱,爱和欲望更强烈的成年人会寻求和追逐所有的条件、情况和现象,并且会依据内心所有的欲而索取和要求。

 

根据爱的烦恼和索取,成人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意味着业力,将决定成人来世的命运。拥有就是有业力,属于现世的业力。

 

根据拥有业力——今世的业力,它决定了来世灵魂的诞生。因此有生。

 

因为有生,来世就有老死。

 

关于十二因缘,包括过去因、现在因、现在果和未来果。因也是果。过去的因会变成现在的果。未来的影响可能成为过去的原因。也就是说,结果可能是原因。同时,原因可能与结果重迭。因为它是循环,所以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循环永远不会停止,除非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个被切断或消除。当循环停止时,灵魂将有机会摆脱这种循环的折磨和痛苦。

 

在这四十二章中,你会发现佛陀一直在教导沙门如何断除或消除十二因缘中的任何因果。现在我们有了上面提到的关于觉察十二因缘的概念。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它可以在一瞬间或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

 

四种觉察 (四观)

 

佛陀还教导我们四种觉察(四观)。即观心无常,观法无常,观念无常,观身无常。

 

《心》是指心智、心理和任何相应的功能,包括情绪,如快乐、愤怒或悲伤。比如前一秒有人在笑,下一秒他就因为一件小事大发雷霆。《法》是指宇宙中任何情况、条件、环境或现象的变化或规律,如战争、自然灾害或流行病。佛经中有一段话:

 

一切法则(现象)都是因缘而生。 (诸法因缘生)

一切法则(现象)皆因因缘而灭。 (诸法因缘灭)

消除因缘,就是道。(因缘灭即道)

这是大法师说的。(大师说如是)

 

《念》(想法) 是指突然不断地从我们脑海中迸发出来的念头。刚刚出现的第一个念头马上被下一个念头覆盖,然后第一个念头就消失了。第二个想法被第三个想法覆盖。这种情况是连续不断地发生的。每个念头都出现,然后立即消失。《身》(身体)包括细胞的瞬间死亡和诞生,以及身体每时每刻的衰老。这一切《心、法、念、身》皆是无常的。

 

一切都消失了,佛性的喜悦不会消失。

 

为什么心、法、念、身是无常的?此四事与十二因缘有关,亦是生灭之法。佛陀说,当所有的出现和消失都已经消失时,寂灭是喜悦。为什么?通过这四种觉察,让我们知道生死无常,行无常。通过这种觉察体验,它也使我们不再执着于任何事物。当所有产生和消除的东西都消失了,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渴望和执着的了。在寂静和空虚的状态下,真正的平静和喜悦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心中。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关心公共问题。相反,我们会以智慧和平和喜悦的心去关心公共事务。如果你对公共问题或政治问题感兴趣,这种知识、智能和快乐将帮助你参与竞选,这对你自己和公众都是非常有福的。如果你是普通公民,这种知识、智能和快乐将帮助你以不同的、全新的理念和态度来面对你的生活、学习、工作、同学、同事或家人。这对你和你周围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祝福。

 

生死如流星,转瞬即逝。当我们知道呼吸之间的生死无常、一切业无常、四观无常,以及因十二因缘而受生死之苦时,我们就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学习佛道,珍惜佛性。为什么?我还有一个偈,和上面所说的佛说的偈语有些不同,是对应佛说的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佛性不灭。

 

所有的行为都是无常的,

这是出现和消失的规律。

出现和消失已经消失,

佛性不会消失。


没有评论: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