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18年7月2日星期一

书名:道州济语 六 化小我为大我

                                            
书名:道州济语  
作者:许道清 (Tao Qing Hsu)
写作日期:2011513(此日期非出版及发表日期本书目前尚未出版)


化小我为大我

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个人「我执」的这个「小我」,所以,凡人常为自己的学业成就、人际关系或工作事业是否如意,以及感情或家庭婚姻是否美满而烦恼。这个「我」是贪、瞋、痴三种习性交织而成,故而形成种种烦恼。如果将「小我」扩展为「大我」,将淡化我们自身的烦恼。下面将举例说明以贪力、瞋力、痴力「化小我为大我」所给予一个学习与思考的方向,藉以升华生命的智慧。

﹝一﹞以痴力阻断烦恼

【化小爱为大爱】

爱情虽是一种痴情,但是,当透过爱情的学习与互动,从中学习如何爱对方,也体会到被爱的幸福,众生将学到爱与被爱。然而,大多数人对爱情多是一种欲望上有所求的爱,并着重在现世物质的一切,甚至是功利性质,故多有得失与计较,而为此争吵不休,走到最后已变质,不再是爱情,而是一种交易与协商,这是一种自私的爱情;很多女人懂得突显自己的美貌与火辣的身材来迷惑男性,以此为诱饵,期能找到一位自己驾驭得了的男人与财富,男方也为此陷入迷情中,双方以为这就是找到真爱,共结连理,但我们知道,娶火辣美女的男人因用精过度往往容易早逝,所谓「壮志未酬身先死」,可见艳福其实藏祸,这是着重在肉欲的爱情,也是一种小爱的私情;很多人因爱结合,有了爱的结晶之后,开始沉重的甜蜜的负担,为了养妻小,人性变得贪婪而自私,用尽一生劳碌生财,积聚财富,为了让妻小享福,以为这就是爱家的男人,却因为忙碌于工作,没有时间孝养父母及关爱子女,更无心关心社会,那一天不幸过劳死了,虽留下许多财富给妻小,却没有留下德行及智慧给他们,而枉费一生,这是充满烦恼的小爱。

故天下多痴情男女,无论男方或女方皆以爱情为控制对方的手段,这是自我为中心,以己利为出发点。这样的控制往往也限制住对方与自己灵性与慧命的发展,相对地,其实也会对自己与对方折福。当透过智慧的开启,我们将明了生命不是只有今世,永恒的生命还包括未来世,这个未来世包括天道﹝或天堂﹞。当我们真正爱一个人应该是帮助他/她将身心住于善,让其身心解除烦恼,得到安顿,并为创造今生与来世的美好而努力,两人携手共同从事善业或公益,福神自然眷顾,夫妻之情才能走得长远,即使万一夫妻缘尽,一方生离或死别,我们也能以坦然的心面对,并对这一段善缘没有遗憾或亏欠,进而安然地持续我们的人生。

我们常祝贺亲友「五福临门」,那五福呢?一寿,二富,三康宁、四好德、五考终命。所以,当我们真正爱一个人,应为对方着想,协助对方能够健康长寿,享受富裕的同时,还能够好德,从修德行德中有善终的果报。在这付出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也在学习智慧与观照,透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自身于爱情中得到身心自由,也帮助对方得到自由,对方绝对也能感受到这种善意的爱,并以真心相对回馈。这种给予而不求回报的爱情才是一种无私的爱。故从男欢女爱中我们观察到,爱的本质应是平等付出而不是占有,是给对方生命智慧的成长空间,而不是财力与权力的控制与支配,也不是将对方当成仆人使唤。

家是贪爱爱染的地方,是烦恼之所,这也是许多修行人出家求清净的原因之一。但是,透过智慧的运用,家却可以改变成一个修行与成就德行的地方。佛陀说:「烦恼不离世间觉。」透过实际行动,由自己开始修德,进而帮助家人入于德行之道,最后一起牵手护众生,这才是爱自己,同时爱自己的家人,透过彼此智慧的成长,家人之间的凝聚力会更坚实。维摩诘居士就是这样的一位实践者。

曾得诺贝尔和平奖,目前已故德雷莎修女曾说:「我嫁给了上帝」。我相信她感受到上帝对她的爱,这种爱是充满智慧的,是非常美好的,让身心都得到安宁,因此,她也将上帝对她的爱传递给印度贫苦生病的大众,期望众生也能感受上帝的爱,如同上帝爱她一样。德雷莎修女痴不痴情呢?她将对爱情迷惑的痴情转化成照顾那些贫困的民众,于是成为一种对众生对上帝的痴情,这是一种升华为智慧的情感。基督或天主教皆说:「神爱世人。」当我们感受到神对我们的爱,我们会懂得如何付出我们的爱给众生。所以,最痴者谁?莫过于神。小爱的痴情看似生命的束缚与局限,透过智慧的转化成为大爱的痴情,却开阔了彼此生命的视野与广度。故爱情转化后将成就美好的未来,这是将小我化作大我,将小爱化作大爱。

「大爱」是一种「无私无我的人间至爱」,所以,我们看基督教的牧师与牧师娘共同献身教会,布道传教,带领教友走向平安喜乐的道路,并救济资助许多游民与贫困的家庭,于早期医疗并不普及的年代,并提供医疗的协助,同时也藉由自身的经历,辅导与安置那些关系紧张的家庭与小孩,这就是将小爱化作大爱的例子之一。而在我们的周遭可以看到有些夫妻于工作之余,俩人共同轮流担任义工,为大众服务,传播善的理念,或成为寄养家庭,扶助孤儿,真正体会到「施比受更有福」的意境,让生命的意义因此提升,为自己积德,也为别人造福。
                                      
这「爱」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友情以及君臣之情。有情就有痴,而有情深情浅。有人重视朋友间的情感,更甚于家人,因此为朋友两肋插刀,仗义执言,我们说这是「有情有义」,但这仍然是一种私人的情感,如果能够结合友谊间的力量发展大爱,确实能够为众生谋福。在我们生活周遭也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朋友间或左邻右舍相邀做义工为小区服务,或至某道场,或至某医院做义工。这也是将小爱化作大爱的例子。当我们去做义工时要小心不要遇上诈骗,有些有心人士假藉义工之名行诈骗之实,他们透过接触义工寻找作案的目标,古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义工或志工往往来来去去,我们在为人服务时,也要小心自我保护。

至圣先师孔子讲仁,是以己为出发点,为人设身处地着想,所谓「以自爱之心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又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此外,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我们知晓,「化小爱为大爱」即是「仁」与「道」,皆是由己身而行,推广及人。而从这样的实践过程,能够掌握自身的烦恼,而不被烦恼所转,故能不忧。



没有评论: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