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18年7月2日星期一

书名:道州济语 十三 来自零距离的爱

                                     
书名:道州济语  
作者:许道清 (Tao Qing Hsu)
写作日期:2011513(此日期非出版及发表日期本书目前尚未出版)

十三  来自零距离的爱

我们这一生一世从少至老,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总是在追寻并期盼一份浪漫的爱,故少男少女总爱编织美梦,即便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亦不例外,当无法从现实中得到期望中的爱,就沉浸在小说或戏剧中,将自己融入其中的一个角色,让自己活在虚幻的世界,以幻想弥补自身现实所遇的缺憾。凡有所缺乏就会有所企盼。若有人幸有爱情临身,或相约看电影喝咖啡,或烛光晚餐,美食当前,或在夕阳、或在星空下、或在海岸边、或在公园处相偕牵手谈情说爱,美景当前,诗情画意,有人陪伴,有人呵护,浓情蜜意,特别感受爱情的浪漫。然而于现实生活彼此虽靠得很近,可惜彼此的心却很遥远。有时不免要猜测对方的心意,讨好对方,而让自己精疲力竭,这是许多人的真实亲身感受。不顺彼此心意,是仳离的人口日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所谓同床异梦,两个人再如何如胶似漆,一旦入睡也就各自灵魂各自变化与远游,没有交集。平日清醒的时间,差异的个体也必需以手机或简讯掌握对方的行踪,表达关怀与爱意,以避免第三者的介入。无论是双方的灵魂与个体二十四小时彼此皆存在相当的距离,只是远近的差别。心与心的遥远不仅发生在情人或者夫妻之间,也发生在父母与子女间,以及老师与学子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上司与部属之间。心与心的距离降低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关怀与信任。许多人在这种关系中受伤流泪,进而寻求心灵的依托,从认识上帝,从认识佛与菩萨中,重新找回自信,重回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信任与关怀。

世间最痴情者莫过于菩萨,那是充满智慧,对众生慈悲与爱怜的深挚情感。空性即是无障无碍的智慧。深悟空性的佛与菩萨,其对众生的慈悲与关怀是二十四小时,不分昼夜,不分地点,甚至不分前世今生,这种爱与关怀是生生世世,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故这种爱其心与心的距离是零。许多人透过潜修,让心思静虑,皆可以感受到祂们的存在。世间最美的爱,最浪漫的爱,莫过来自于悲智双运的佛与菩萨。其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我们。

当我们稍微悟入空性,亦即用心体悟智慧与慈悲,并且身体力行,虽然只是月牙的状态,尚未达到满月光明,我们将深刻感受诸佛菩萨无时无刻的关爱、呵护与叮咛。当我们有过失的时候,祂们亦会提醒或斥责,让我们心生警惕。祂们亦会给予我们福报,冥冥之中帮助我们,有了福报的安乐,才能使我们安心修行,无论我们有无信仰,或所信仰为何,无论我们曾经有过如何的经历,无论我们学历高低,以及财富多寡,只要我们自重自爱,并诚心助人,诸佛菩萨与护法皆二十四小时更替轮流护持我们。

佛与菩萨除关怀众生,对于不学好但是尚未泯灭本性的众生,或者因修行但是只执着于求福而不求智的众生,佛菩萨会化身整治并修理他们,有人说这是遇到冤亲债主来讨债,换一种角度想,其实是遇上另类的贵人,没有这些冤亲债主对我们的折磨,则无法平息我们内在愚痴、贪婪与瞋恨的恶习。当我们从中体会到对冤亲债主慈悲,我们才能升起无上的智慧,不再与之对立,而能与之和谐共处。如果我们因冤亲债主而更加助长内在的愚痴、贪婪与瞋恨,我们不但无法生起慈悲心,也失去智慧,而让自己推向更加罪恶或忧郁的深渊。有人说修行会走火入魔,其实是误导,所入的魔无非是心魔,而不是外在的魔所引起的干扰,当我们心住于慈悲与智慧,不再与之对立,无论是内在或外在的魔(冤亲债主)自然化为无形,内外在的魔终将化为护法护持我们,成为我们最贴身的贵人。

楞严经五十阴魔,佛陀其实告知我们,当我们潜心修行,会有这五十种善根发相,实际是个人潜能开发,每一个人只要用功,皆有可能经历其中,如果执着其中任何一项,认为自己是奇能异士,或足以为师,号召徒众,即是烦恼,即是阴魔,即是障碍。如果不执着其中任何一项,那么,就不会构成烦恼,就不是阴魔,自然无碍,而能成就深入空性与圆满的智慧。这时候的五十种现象,就不是阴魔了而是智慧的成就。

那么,佛菩萨如何关怀众生呢?佛菩萨无形无相,祂们是一种能量状态,是心能及光能的状态,这种能量的状态可以变化出种种具体的或不具体的形相与音声。祂们会用我们所能理解的状态呈现,这种呈现无非就是一种沟通,随每个人的因缘及程度而有不同的相的呈现,无论是古人或现代人皆有类似的经历,故我们从古籍中,无论是繁体文或藏文翻译的文献数据,皆可以找出蛛丝马迹。那么,呈现在那儿呢?《华严经》曰:「心为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对佛菩萨而言,心无障碍,心为工画师,能画种种诸世间,故祂们能于诸众生的心中,呈现无量万法,诸世间无量即是如来境界。对众生而言,其心亦为工画师,但是心的障碍因智慧差异而有程度上的差别,故其世间亦有区别。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苦难,有人受不了折磨而行恶多端,有人无法承受因而忧郁而死,有人却能超越苦难形成智慧,看见转机,度过难关而创造奇迹。例如,面对手脚残缺的自己,有的自我放弃,自怨自艾,有的藉众生的怜悯乞讨维生,有的却能自我坚强,学习知识及智能,环游世界巡回演讲,启发并鼓励众生,积极乐观面对生命,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

佛菩萨关怀众生,只要众生一念心善,佛菩萨即会设法随其因缘而给予安乐与福报。这种安乐与福报不见得是高官厚禄,或是经营公司身价千亿,或是拥有极大的财富,或是考上公职或是前百大名校毕业。我们见过许多因权位或财富而招致祸端,最后接受法律的调查与制裁的实际案例,或者因财富显露而招来杀身之祸。可见利益的诱惑所带来的杀伤力,并不因自己的学经历、年纪、财富高低而有差别。有些人求姻缘、求子女,佛菩萨亦随其因缘给予满足,但是,若是无法给予满足,我们也不要心存怨恨,这是智慧的开始,无法给予满足的背后必有其未来的因缘安排。有人年迈了,因为膝下无子,更能以同理心体会没有儿女的老人的心情与困境,而兴起成立无子西瓜基金会以帮助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这不也是一种有助于社会的智慧和创意。有人虽有子女,晚年时却是儿女不孝,有的被子女漠视,有的被暴力或精神虐待,有的甚至被害死了。所以,极有钱财或有子女不一定是福报。福报将随每个人的因缘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和认知。可见无法满足所愿的同时,我们必然联想到另一种智慧及因缘的安排。如此我们将不会专注在我们所缺乏的事相上,而能专注在我们智慧与精神上的富有,而这才是真正的福报。

     心住慈善的众生并不限于佛教徒,对于圆满证悟的佛来说,并没有宗教的界限,这些众生有无信仰,或信仰为何,对佛菩萨来说皆没有差异。

其次,我们会顿悟,凡人用无线电设备或小抄「作弊」的方式以取得学位、工作或公职,是很愚蠢的行为。护法神本身就有「给答案或引导思考」的能力,但随个人因缘不同以协助众生。同样地,护法神亦有扰乱意念、想法或思绪的能力,但随个人因缘。不论是「给答案」或「扰乱思绪」,我们不要以自己狭隘的知见论断其是与非,有时候干扰也是一种帮助,例如,某人与人约定某时会面,但这其实是死亡之约,却因塞车塞在车阵中而与死神差身而过,幸运逃过死劫。而一般人的思绪多着重在贪瞋痴的念头,因邪念而招致种种苦难与烦恼,护法神阻挠或扰乱「思绪」看似破坏,其实是一种协助,导引我们住于正念,一生才能知足平安,这一点要细心体会。其它事相可藉此引申。

由此,「人定胜天」这句话,必需重新思考。「敬天畏天」才是我们应当谨慎。现代的「狗仔」扛着录像机到处跟监目标,征信社四处窃取及窃听他人的个资与隐私资料,殊不知他们一点一滴的作为,都看在护法神的眼里。那么,我们会有一个疑问?护法神知不知道乐透彩的号码?我们可以推想,护法神绝对知道,但是其会随因缘告知或引导而给予,是福是祸,但随个人因缘。当我们经历过护法神不可思议的能用,乐透彩的号码对我们自身来说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对福报的看法也会完全改变。想享用众生财,就得为此付出代价,这一点要谨记在心。

同时,我们亦会打破证照、学位及学历的迷思。佛陀与历代祖师或诸佛菩萨并没有读到哈佛或台大才悟道成佛,也没有因为作佛学学术研究而成佛。此外,凡人谈情说爱,愉快地沉浸在只有两个人的美好世界,卿卿我我,以为天地间只你和他,绝容不下第三者破坏彼此亲密的感情。殊不知护法神即是最调皮又隐而不见的「第三者」。生死无常,此死彼生,临终时再高的学历或地位,再多的财富,再好的技能与学识,再亲密的情爱,也无法帮助我们投生善道。由此,诚实的品性远胜于一切世俗的价值,永远记住这一点。

佛菩萨颇具赤子之心,对于心善之人向来主动友好。有人或许不认同,认为这些是外灵的干扰,是一种障碍,所谓的灵障,而生起瞋恚心欲驱赶祂们;有人却是祈求指导灵或守护灵之高灵降灵并与之沟通。前文我们提到「如来非鬼非非鬼」,是否为鬼为神,但随个人因缘所见所遇而不同。《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曰: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  斯则神力不共法

在长久的经验中,我们发现祂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视祂们为阻力或助力,也将随我们的智慧与心量的不同而有差异。祂们是佛菩萨的千亿化身,故就个体来说,也有不同的个性和思维,故亦非全能,我们仍必需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常识判断,当我们深入体悟与探索,终将发现祂们对我们个体的开示与教导完全合理正确,而且充满智慧与慈悲。无论经历如何,佛、菩萨与护法不会想要占据我们的身与心,或企图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利益,完全只为引导我们明白,我们同祂们一样具有纯净纯善的心与空性的智慧,同其具有法、报、化三身于一身。


参考书目

一《道德经》
二《大方广佛华严经》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四《三藏法数》
五《大乘义章》
六《瑜伽二十六卷九页》
七《大智度论》
八《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九《论语》
十《孟子》
十一《杂集论十四卷》
十二《维摩诘经》
十三《金光明经》
十四《无心论》
十五《资持记》
十六《大藏一览》
十七《大悲经
十八《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十九《道德真经义解卷之二》
二十《净土论注上》
二十一《涅盘无名论》
二十二《法界次第中之下》
二十三《华严大疏十八》
二十四《宗镜录卷第三十七》
二十五《力庄严三昧经卷下》
二十六《阿毗达磨大婆沙论》
二十七《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高贵德王菩萨品之二》
二十八《圆觉经》



没有评论: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