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

第 12 章﹝16﹞:遇到见多识广的人很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  12 章﹝16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 12 章﹝16﹞:会善知识难

第 12 章﹝16﹞:遇到见多识广的人很难。

 

 

遇到知识渊博的人是很困难的。是释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说的二十难中的第十六难。

 

根据我个人的知识和理解,对知识渊博的人有三个定义。

 

知识渊博的人的第一个定义是指那些了解专业学科并了解专业领域信息的人。它是指可以在社会和国家中使用的职业。大多数情况下,它必须经过学校或大学或任何允许的教育机构的测试并颁发证书。此外,还必须在政治、金融、环保、教育、管理、医学、技术等专业学科和领域具有良好的经验。

 

这个知识渊博的人会帮助我们增加知识和财富,以在世界上生存。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学习或工作,我们几乎没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专业人士。

 

知识渊博的人的第二个定义是指那些在个人行为和品格上拥有美德和优点的人。因为他们有善知识,可以把它付诸实践,劝人为善,所以他们可以同时帮助自己和其他人成为好人。

 

在佛教中,善知识的人是指在佛菩萨道等善​​道上证悟,解脱生死苦恼的人。同时,他们有这样的知识和经验来教导和帮助人们从生死的痛苦中解脱。也就是说,所有的佛菩萨都是所谓的善知识的人。

 

我们在哪里可以“遇到”这样的知识渊博的人?通过阅读和背诵佛经,深刻理解佛经的教义和意义,我们就有机会“结识”这样的善知识。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阅读和背诵佛经,更谈不上深刻领会佛经的教义。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机会遇到和尚,或尼姑,或佛教住家的男女学者,并且他们具有上述特征来教导大众佛教知识,我们认为他们是知识渊博的人。这种善知识的人是佛教的三宝之一。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上述知识渊博的人。如果我们今生和前世没有德,我们就没有机会遇到这样的善知识。此为佛经中为释迦牟尼佛所提及。所以释迦牟尼佛总是劝大众、劝人要做好事,要学智慧,不要做坏事。

 

遇到这样的知识渊博的人有什么好处?总之,它们会启发我们的智慧,帮助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增加我们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幸福。在佛教中,它会帮助我们有一天成佛。

 

有一部著名的佛经,名为《华严经》。在梵文中,它是“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bud-vaipulya”在最后一部分,佛陀提到了一个男孩,他的名字是「善财」(德富)。我把男孩的名字翻译成「德财;德富」,这是从汉字的意思而来的。汉字的音译是Shàn cái tóngzǐ (善财童子)。美德富贵男孩 (善财童子)大约在15-18岁之间。由于他在今世和前世都在心中种下了许多德行,自然也就拥有了很多财富。这就是为什么他被称为「善财童子」(男孩美德财富)。著名的部分是他拜访了53位善知识的人,向他们咨询如何学习菩萨行,如何在菩萨道上修行。一句话,就是学佛。

 

在《华严经》的这部分,我还没有找到中文译成英文的版本。这是一个遗憾。人类宁可花费巨资开发或购买高科技武器,也不愿花费大量金钱为人类开发智慧和真正的幸福。

 

53名善知识者中,有僧、尼、女、男、仙、婆罗门、长老、男孩、女孩、非和尚、国王、神明。天、地神、夜神、神光女、菩萨。

 

我们可以发现,善知识的人并不局限于佛教。善知识者也来自佛教的外在,也来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甚至来自神仙、女神和神灵。我认为这更符合我们对多样性和平等的逻辑思维。

 

一切善知识的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或佛法来解脱生死苦,并用这样的方法或佛法来解脱他人的生死苦。它不仅是让众生从痛苦中解脱,而且是开悟他们,让他们自然地拥有智慧、财富和幸福。

 

有些方法就像世俗的知识,如建筑、算术和法律。然而,大部分方法或佛法都超出了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法。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积极的概念和能量,对所有有情众生具有仁慈和同情心。

 

但是,也有例外。即使有例外,其本质仍然是基于对一切有情的仁慈和同情。只是他用了另一种方式,我们认为这可能不正常,不符合我们的逻辑思维。

 

例如,其中一个善知识的人是国王,根据我们的常识,他可能不是一个好国王。相反,根据公众的常识,他们认为国王是“邪恶而野蛮的”。由于他的国家恶人较多,这些恶人心中充满了贪婪和仇恨,总是欺负和欺骗好人,所以国王成为“恶人”,用残酷的惩罚来惩罚他们。惩罚这样的坏人。

 

所以善知识者的第三个定义是指那些成为“恶人”的人,教导和惩罚真正的恶人,使他们成为好人。中国有句古话:“恶人骑恶马”。就是说真正的恶人就像恶马一样,会有更多的恶人去驯服这样的恶人。

 

不要担心。如果我们不是真正的恶人,我们绝对不会遇到“更恶的人”。

 

总之,如何遇到上面提到的有识之士?按照佛陀的教导,我们应该发心、发菩提心、种德。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善因,我们绝对会遇到上述善知识的人,这将有助于我们走上佛道。

 

英文:Chapter 12 16 : Meeting the good-knowledge person is difficult.

 


没有评论: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