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21年8月15日星期日

第 12 章﹝8﹞:受到羞辱而内心不怨恨是困难的

 

         佛说四十二章经    (  12 章﹝8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Tao Qing Hsu)


12 章﹝8﹞:被辱不瞋难

12 章﹝8﹞:受到羞辱而内心不怨恨是困难的

 

 

被羞辱时没有怨恨是困难的。是释迦牟尼佛在本章所说的二十难中的第八难。

 

当我们受到侮辱和伤害时,很容易产生怨恨的情绪,进而对人产生仇恨。那是因为我们有很强的自我和自尊,我们强烈地依附于我们内心的自我。其次,我们依附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文字、意义,以及在我们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的事情。

 

换句话说,我们在为我们内在的自我奔走,并被那些声音、话语、意义和情况所扭转。也就是我们纠结于这些东西。那么,我们的心就会像浑水一样。我们怎么可能在这一刻保持清醒和平静?这就是为什么在被羞辱时没有怨恨是困难的。

 

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幻相,因为一切都是因缘相结合的。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是无常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执着它,也不应该去追随它。

 

此外,自我应该被抛弃。 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什么都不能受到伤害。 这就是我们从第 8 章学到的原因:

 

佛曰:“恶人害善人,如吐口水向天,口水不至天而落于己; 将尘土逆风吹散,尘土并没有到达别处,而是被带回了自己。 功德不灭。 灾难绝对是毁了自己。”

 

那么,当我们里里外外都一无所有时,什么会受到侮辱或伤害? 怎么可能侮辱或伤害虚无?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就知道每个人的内在和外在也是一无所有的。 无论是我们羞辱别人,还是别人羞辱我们,我们都知道那都是幻觉。 因此,智者不会侮辱或伤害他人。

 

一切都是幻觉。 大多数人都持有这种幻觉,他们认为所有的幻觉都是真实的。 同时,他们依附于幻相,因此产生任何情绪,例如愤怒、烦恼或厌恶。

 

明白了以上,智者就不会让自己受任何幻相或无常之事所控制。 对他们来说,在被羞辱时不怨天尤人并不难。

 

在《妙法莲华经》中,释迦牟尼佛曾讲过一个常不轻菩萨的故事(梵文中称为舍巴利布达菩萨)。 有菩萨。 他被称为「常不轻」﹝经常不鄙视﹞。 这位菩萨以何因缘称为「常不轻」?

 

有一位比丘,当他看见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合称四众﹞,便行礼赞叹。 他说,“我深深尊重你们所有人。 我不敢鄙视你们。 为什么? 因为你们都进入了菩萨道,你们就绝对是佛了。

 

于此同时,这位比丘并没有专门念诵佛经,而是鞠躬行礼,远远看见四众,又上前行礼赞叹,说:“我不敢轻视您们。 您们将来都绝对会成佛。”

 

在四众中,有的生起嗔恨不净之心,从恶口中斥责他说:“这位愚昧的比丘从何而来?他说他不会鄙视你,让我们绝对成佛。我们不需要这种虚假的保证。”

 

就这样,多年过去了,比丘经常被斥责,没有怨恨。他常说:“你将来绝对能成佛。”

 

当他说出这句话时,人们可能会用棍子或石头来打他或向他扔东西。他避开那些东西,远远地走开,依旧高声说道:“我不敢小看您。您绝对是佛。”

 

正因他常说此话,所以狂妄的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称他为「常不轻」。

 

这位比丘临终时,曾在虚空听闻威音王佛说「妙法莲华经」。比丘听闻后领受修行,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菩萨。 第一,不要轻视别人,因为他们有朝一日绝对成佛。 其次,我们要谦虚,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有朝一日都会成佛。 第三,当我们受到责备或羞辱时,我们不应有怨恨。

英文:Chapter 12 8: No resentment when being humiliated is difficult. 

没有评论: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