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观天下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第十一章:布施饭菜给高修行者,助己转向殊胜的人生。

 

( 11 ) 佛说四十二章经 


摩腾、竺法兰  共译 (从梵文译成中文)

经文解说许道清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第十一章:给饭变成胜利

佛陀说:“给一百个邪恶的人吃饭不如给一个好人一顿饭;

给一千个好人吃饭不如给一个遵守五条戒律的人吃一顿饭;

给一万个遵守五戒的人吃饭不如给一个须陀洹一顿饭;

给十万个须陀洹吃饭不如给一个斯陀含一顿饭;

给千万个斯陀含吃饭不如给一个阿那含一顿饭;

给一亿阿那含吃饭不如给一个罗汉吃一顿饭;

给十亿罗汉吃饭不如给一个辟支佛一顿饭;

给百亿辟支佛吃饭不如给三世诸佛一顿饭;

给千亿三世诸佛吃饭不如给一个没有思想,

没有执着,没有修行,没有证明的人一顿饭。“

 

给别人吃饭转向胜利;胜利不是胜过别人,而是胜过自己。 如果我们给一百个邪恶的人吃饭,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去做邪恶的事情。 这意味着我们间接地做了邪恶的事情。 这不是胜利,而是我们生命和精神的损失。

 

相反,如果我们给一千个好人提供饭菜。 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做好事。 这意味着我们直接做好事。 为我们的生活和精神增添幸福是胜利。 上面提到的人是不学佛而不练道的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是好人。 无论是学习佛陀还是练习道,都与这个人是否是一个好人无关。 如果一个邪恶的人可以忏悔他的错,有慈悲的心,并希望启发自己的佛性,他也可以学习佛陀。

 

如果一个人会学习佛陀,他将被教导遵守第一课的五条戒律。 那些佛陀学习者,但不是佛教僧侣或修女,必须遵守这五条规则。 一个好人不一定遵守这五条规则。 即使我们不是佛陀学习者,我们也可以自动遵守这五条规则。 那么,五条戒律是什么? 它如下:

 

  • 不要杀死别人,也不要杀死自己。
  • 不偷。
  • 不要以不正当的方式发生性行为。 也就是说,不要伤害自己,不要伤害他人,要相互尊重。
  • 不要说谎。
  • 不要服用酒精或非法药物。

 

它表明遵守五条戒律就是胜利。 众所周知,这样的胜利不是与别人相比,而是与我们自己相比。 为遵守五条戒律的人提供膳食比向千名好人提供膳食更好。 这也是胜利。

 

须陀洹,斯陀含和阿那含是梵文,是某种等级名词。 他们不限于佛教僧侣或修女。 也就是说,它们用于识别每个佛陀学习者的水平。 它们也在不同的经文中提到,有时对它们的解释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在学习佛陀时,他们仍处于不同程度的自救中。

 

而且,他们还没有能够摆脱痛苦,更不用说有能力拯救他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为什么? 在美德,智慧和幸福中,他们所做的和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够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努力拯救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它也存在程度上的差异。须陀洹的程度低于斯陀含。 斯陀含的程度小于阿那含。 即使这样,在美德,智慧和幸福中,他们比遵守五条戒律的人更好。

 

罗汉和辟支佛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这也意味着他们在美德,智慧和幸福方面取得了更多成就。但为什么给一亿罗汉吃饭不如给一位辟支佛一顿饭?如果有人想要达到罗汉的程度,他们仍然要依靠佛陀的智慧力量和慈悲力量;而且,他们必须把道进行实践,然后证明道的果实。这意味着,罗汉仍然必须听闻佛法,并由佛陀教导。罗汉也有能力说佛法。

 

但是,那些达到辟支佛程度的人是依靠自己开悟。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获得了平等智慧和佛陀本性的启蒙。他们也处于没有练习和没有证明的状态。成为辟支佛不是从听闻佛法而来,也不是由佛陀教导而来。他们不谈佛法。在智慧和美德中,他们的程度不仅仅是罗汉的程度。

 

因此,向罗汉或辟支佛提供一餐将与他们联系,滋养他们的身体,并帮助他们体证佛性。这也有助于我们在这一生中播下智慧,美德和幸福的种子;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中,都会获得智慧,美德和幸福的果实。

 

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徒更愿意为佛陀学习者提供任何东西,特别是那些在佛陀性质上得到启迪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佛教徒不向穷人提供任何东西。在佛教中,有一种观念认为穷人是因为他们吝啬金钱而不愿意在过去的生活中慷慨地向他人提供任何东西。这是产生目前结果的过去原因。在平等的感知中,穷人也具有佛陀的本性,然而,佛陀的性质尚未被开悟。也就是说,它的自然智慧仍然被覆盖,而不是出现。如果我们的自然智慧出现,我们将非常幸福,并将充满财富。

 

三世佛有两种解释:它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一个是佛陀生活在过去的世界/时间,佛陀生活在现在的世界/时间,佛陀生活在未来的世界/时间。(空间上) 一个是中间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及东方世界的药师琉璃光如来。

 

空间和时间是统一的,是一个,是无限的。所以,无论任何时间或每个空间都有佛,他们就是一体。这个概念很难理解,更不用说经验和自我证明了,除非现有边界线的概念和任何事物的区分已被完全打破和消除。

 

在我们的认知中,三世界佛陀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在深刻的体验中,三世界佛陀不在我们的外部,而在于我们的自我本性。当我们尊重三世佛陀时,它也意味着尊重自己。当我们为三世佛陀提供膳食时,它也意味着为我们自己提供任何东西。三世佛陀与我们合一。我们是一个。

 

什么是佛?


当有人完全从高智慧中得到启迪,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并且知道所有的真理,同时,心中不再有任何恐惧,也可以利用其善良和同情的大力来拯救众生,以便让他们从生与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我们称这样的人为“佛陀”来尊重它。

 

我们有一个问题。上面提到三世诸佛与我们合一,我们是一体的。为什么我们不是佛?这不是三世诸佛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在佛陀的领域。这也意味着我们尚未达到成佛。

 

因此,供养三世诸佛陀饭菜是更多的胜利;这是因为我们很难为他们提供膳食。如果我们有机会为他们提供膳食,那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美德,智慧和幸福,并有机会获得成佛,因为三世佛陀将给予我们智慧和同情,教导我们佛教以及如何开悟。这就是为什么向三世诸佛提供膳食是一个特殊的胜利。

 

这已经是如此特别的胜利了。为什么给千亿的三世诸佛饭菜不如给一个没有思想,没有住,没有练习,没有证明的人一顿饭?

 

没有住意味着不依附或不依赖任何东西。 我们曾经在第二章中提到并解释过的一个没有思想,没有住,没有修行,没有证明的人。

 

第二章:切断欲望,不要求

佛陀说:“那些走出家庭,成为沙门,切断欲望,消除爱情,认清自己内心的源泉,达到佛陀的深刻原则,实现不做法则, 内心没有任何东西,外面没有任何要求,没有把道在内心固定,也没有收集业力,没有思想,没有做,没有练习,没有证明,没有体验连续的水平,但达到自己最高的状态,被称为道。“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我们可能会误解它,并认为这样的人没用,是输家。 不,这绝对不是这样的。 在佛教中,那些可能处于没有思想,没有住,没有练习,没有证明的人正在获得更高的智慧,正在获得更高的美德和幸福。 也就是说,他们的成就更高,几乎接近或在顶峰。

 

我们可能会认为那些处于没有思想,没有住,没有练习,没有证明的人是其他人,因为给他们吃饭比给三世佛陀吃饭更好。 如果我们这么认为,那就完全错了。

 

如果所提到的所有给予都不能使我们达到佛性,那么这种给予对我们来说几乎毫无意义。 一些不明智的人向其他人提供膳食只是想获得更多的财富。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心灵的领域是非常有限的,非常小。

 

那些处于上述无住无念状态的人在美德,智慧和幸福方面是最高的。 他们几乎处于佛陀状态。 然而,这样的人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 如果我们有机会为他们提供一顿饭,那将是最特别的胜利。 为什么? 这是因为这个人已经达到了一个状态,与三世诸佛统一。

 

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有机会为他们提供一顿饭,我们就有机会通过与他们联系并向他们学习来处于这种状态。 而且,我们最终也可能是这种状态的人。 使自己获得成佛是非常尊贵的,值得所有有情众生的尊重;这就是为这样的人提供膳食是最特别的胜利的原因。

 

总之,向他人提供膳食就是为自己提供膳食(供养他人即是供养自己,此为佛教的平等原则) 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他们的美德,智慧和幸福将有助于我们与他们相同。

 

备注本文内容原文为英文,翻译为中文后,再稍加修改。其他章节亦同。
原作英文:(Chapter 11) A Brief Talk about The Scripture of Forty-Two Chapters Said by Buddha 
英文作者: Tao Qing Hsu (许道清)


没有评论:

精选博文

第19章:同时感知假象和真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  19 章  )    摩腾、竺法兰    共译  ( 从梵文译成中文 ) 经文解说 :  许道清   (Tao Qing Hsu)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

热门博文